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港口地理学的研究视角
二、两港关系研究综述
三、两港发展原因综述
第三节 关于本书
一、文章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相关概念
四、基本资料
五、主要观点
第一章 两港空间关系的演变
第一节 两翼一中心:长三角首位港口的位移
一、扬州——唐代长三角的首位港口
二、明州——宋元长三角的首位港口
三、双屿港——明代私人贸易港的勃兴
四、上海港——开埠前最大的内贸港
五、首位港口从长三角两翼向中心的位移
第二节 内向化与外向化:开埠前后两港不同的发展态势
一、开埠前后贸易网络的变化
二、开埠之前两港的发展态势
三、开埠之后两港的发展态势
第三节 枢纽港-支线港:两港空间关系的转变
一、两港的吞吐量估算
二、宁波港成为上海港的支线港
三、上海港在国际港口体系中地位的再评价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两港空间关系演变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全球尺度:中国由中心之一变为边缘
一、1年前的多中心经济格局
二、中国由世界经济中心之一转为边缘
第二节 国家尺度:沿海和内陆——中心和边缘
一、东西部间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
二、东西部之间经济联系上的依附关系
三、东西部之间不同的发展驱动阶段
第三节 区域尺度:中心和边缘的嬗变
一、营口-大连
二、烟台-青岛
三、广州-香港
四、宁波-上海
五、相邻港口的不同类型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自然条件与两港空间关系的演变
第一节 两港的区位条件
一、港口位置
二、港口航道条件
三、两港的外港
第二节 两港的集疏运条件
一、码头长度和设备
二、两港的水路运输
三、两港的陆路运输
四、港口分化的原因——从港口选择的角度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腹地与两港空间关系的演变
第一节 港口类型与贸易结构
一、两港不同的港口类型
二、两港中转率的分析
三、两港洋货、土货复出口流向
第二节 近代宁波港陆向腹地的变迁
一、五口通商时期的宁波港陆向腹地(1844-1877)
二、温州、芜湖开埠以后的宁波港陆向腹地(1877-1896)
三、杭州开埠初期的宁波港陆向腹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四、浙江港口腹地格局的确立(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第三节 近代宁波港陆向腹地的变迁机制
一、区位条件与推拉效应
二、上海港的影响
三、港口的挂靠率及其反映的腹地问题
四、传统商路与港口的选择
五、苛捐厘金与物流方向
六、金融制度和腹地的整合
第四节 近代上海港的海向腹地
一、上海港与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联系
二、上海港与日本的经济联系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临港集聚与两港空间关系的演变
第一节 两港的临港集聚
一、港口直接产业
二、港口共生产业
三、港口依存产业
四、港口关联产业
第二节 临港集聚的形成机制
一、上海港临港集聚的形成机制
二、宁波港为何未形成临港集聚
第三节 港口功能与港口的代际划分
一、两港不同的港口功能
二、两港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制度与两港空间关系的演变
第一节 两港的外在制度
一、官方指定港口
二、船舶注册港
三、江海关的制度创新
四、租界对产权的保护
第二节 两港的内在制度
一、两港洋行和外资数量的比较
二、行会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三、宁波商人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四、制度的路径依赖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两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 两港的集疏运条件
一、历史情况
二、当前上海港的集疏运条件
三、当前宁波港的集疏运条件
第二节 上海港的中转率
一、历史情况
二、当前上海港的集装箱中转率
第三节 两港的空间关系
一、近代两港的空间关系
二、当前两港的空间关系
三、今后上海、宁波两港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附录
· · · · · · (
收起)
评分
☆☆☆☆☆
近代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以后,海运成为主要运输方式,再加上近代航运和通讯技术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中国传统贸易格局。上海得益于良好的区位条件,在轮船海运时代开始崛起,逐渐取代宁波枢纽港的地位。随着上海临港优势的发挥,逐渐开始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成为商业中心和工业中心。这种优势的聚集使得上海产生了自我增强的动力,主动投入到航道疏浚铁路修建等工作中,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上海租界的存在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和产权保护,使人们对于投资回报有良好预期,由此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上海。上海作为金融中心所拥有的强大的吸收和动员资金的能力也非其他城市所能比拟,国外先进技术的传入更是提高了上海的工程技术能力。可以说,上海和宁波两港的此消彼长本质上是这一时期中国卷入世界市场、航运与信息技术变革以及西方政治经济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
评分
☆☆☆☆☆
FC研究材料,启真论丛之一。历史地理学和经济学结合的佳作。
评分
☆☆☆☆☆
关于上海港、宁波港进展的历史地理学著作,有相当的现实关照意义。
评分
☆☆☆☆☆
很中国博士论文
评分
☆☆☆☆☆
港口先天的禀赋,如内向腹地,与腹地间的交通条件,港口的先天条件,促成了上海港口的先发优势,在目前船舶对航道条件的要求,宁波交通条件的改善,腹地扩大,浙江省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腹地的货运输出量,提高了宁波港的地位。在大环境、天时、地利下,人的作用才能发挥,如扬州港唐代后衰弱,最关键是长江泥沙,使入海口下移至上海一带,作为博士论文还是不错,不知快8年过去了,作者有什么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