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中晚唐、五代、十國、北宋前期作為一個唐宋變革期,在這樣的時空之內觀察樞密院的發展變化,探討唐宋之際中樞體製的演進。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可以說是走齣五代宋人觀念的研究,作者對史料的處理堪稱模範,從紛繁的史料中還原被層纍的樞密使/院變遷的曆史。對製度發展與形勢變化、君主個人意誌之間關係以及製度本身發展的可能性之間的論述是非常精彩,確實是“活的製度史”。當然,宋代部分創見不多,不過並不是本書的重點,不影響全局。作者的主要觀點是:①樞密使在唐代的職掌是掌機要文書,在皇帝與宰相之間傳宣,是適應中書門下體製而産生的;②五代時期,樞密院發展成為最高軍政機構,關鍵在於後唐,後唐建立之初樞密院就開始掌握軍務,齣現二府體製;③二府關係的調整主要是從宰樞閤一到二府分職,到真宗時期基本定型;④唐五代樞密使製度變化的動因主要是形勢的變化,齣於追求效率。
评分作為工具書,隻看瞭唐代內樞密使的設置部分和北宋真宗之前中書門下和樞密院的關係調整及職權劃分。於理解北宋樞密院製度的設立,又很大裨益。
评分很好的書,值得一看
评分李全德老師的唐宋變革期樞密院研究 和葛金芳老師的唐宋變革期研究一樣 實質上 和“唐宋變革論”能有什麼關係?李氏通過文獻考辨 揭示瞭唐宋時期樞密院製度的發展演變 指齣瞭宋元人乃至今人對樞密院製度的誤解 考證精彩紛呈 氏著受祝總斌先生和劉後濱老師影響較大 指正瞭蘇基朗和梁太濟等先生的不足 也順帶提及唐中後期的中樞體製 反思和批判意識強 十國部分 不明覺厲 北宋部分隻涉及宋初三朝
评分題有餘義待後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