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4-12-22
在黑暗中舞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2009年度好书
展现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的艺术活力
从约翰·斯坦贝克到理查德·赖特
从纪实摄影、装饰艺术到摇摆乐
从电台到百老汇、好莱坞
通俗与高雅共绘艰难岁月的绝望与希望
* * *
【图书简介】
本书为美国文学学者、文化史学家莫里斯·迪克斯坦的重要著作,探索了1930年代深陷大萧条的美国的焦虑与希望、绝望与惊人的乐观,回顾了整整一代表演者、艺术家和作家的故事,展示了一个丰富、全景式的文化如何既揭露又有助于缓解国家创伤。
尽管经济上贫困,但这个时代创造了一个在生产流行幻想和尖锐社会批评方面富有活力的文化。这就是大萧条文化的双重人格:一方面,努力应对前所未有的经济灾难,解释和解读它;另一方面,提供逃避之所,创造艺术和娱乐来分散人们的烦恼——这最终是另一种与之和解的方式。正如迪克斯坦彻底转变了我们对大萧条文学的理解一样,他打破了1930年代的音乐剧和电影仅仅是逃避现实这一流行误解,提出,百老汇和好莱坞的悲喜剧世界保留了一种光辉和活力,成为抵御社会苦难的堡垒。
迪克斯坦从对大萧条时期重要文学、电影、戏剧、摄影、音乐、设计作品的分析切入,以诗意的方式展示了艺术在彼时美国社会结构中的不可或缺。这部辉煌的著作是对美国最杰出艺术时期之一的重要研究。
* * *
【媒体及名人推荐】
大萧条时期的阴霾催生了灿烂的文化繁荣,本书作者对大萧条的全景进行了审视,他发现这一场景充满了丰富的矛盾——外向的自然主义与内省的现代主义,社会意识与逃避主义,苦闷的个人主义与集体团结的新理念——这些矛盾以某种方式汇聚成一些非凡的探索,让人们振作起来或清醒过来。本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遥远时代的迷人画卷,而这个时代与我们息息相关。——《出版人周刊》
迪克斯坦通过他对大萧条时期文化的评述,有力地阐明了“文化在国家危机时期所能发挥的关键作用”。——《书签杂志》
迪克斯坦对那个时期的看法完全正确:决定大萧条时期的情绪的不仅是艰苦的日子和即将到来的世界危机,也包括许多让人们振作起来的非凡尝试——这些尝试是为了让人们清醒地面对正在发生的事情。——《华盛顿邮报》
关于作者
莫里斯·迪克斯坦(Morris Dickstein,1940—2021),美国文学学者、文化历史学家、散文家和书评家。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英语荣誉特聘教授。代表作有《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化》《神庙中的豹:美国小说的转变(1945—1970)》等。
关于译者
彭贵菊,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主要译著有《泄密的心》《一纸瞒天》《处心积虑》《梦幻之巅》(合译)等。
郑小倩,南京工程学院英语教师,英美文学研究者。
一本厚厚的文化史,探索了19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文化与艺术,序言写的尤其好,从经济到文化、从社会到个人都一一例举,后面的章节从文学、电影、戏剧、摄影、音乐、设计作品各方面入手,全面展现了这段时期艺术发展的辉煌。很难想象如此艰难的年代诞生出如此有活力的大众艺术,有力回答了“文学艺术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具体答案,留待读者们自己去书中探索吧。
评分这本书的厚度真是进可当拍人的板砖,退可当防弹的护具。开卷后我更是被满页密密麻麻的字实实在在的吓了一跳“这得看到什么时候啊?”实际上这本书意外的很好读。作者从文化与艺术的角度再现了19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大众艺术,这感觉是很奇妙的。首先,文化是流动的,它即是社会经济的反应,又是社会生活的驱动,并在反应与驱动当中反复刺激生活像活水一般不断向前;其次,符号能够引申的解读都会在符合体系占据一席之地,所以没有过度解读一说,只有主流与非主流的程度差别;再次,昔时美国共产主义的兴盛发展足以让人脑补出一部共产主义版的《高堡奇人》。如果当时美国共产主义能够执掌美国大权,现在的美国以及国际局势会有怎样的变化?我不禁浮想联翩起来。
评分有人说历史的归宿是遗忘,那些悲喜剧在历史的舞台上总是在不停的上映,去铭记1930年的至暗时刻,没有人真正掌握了生活的艺术,每个人都只是在黑暗中踉跄而已。
评分有人说历史的归宿是遗忘,那些悲喜剧在历史的舞台上总是在不停的上映,去铭记1930年的至暗时刻,没有人真正掌握了生活的艺术,每个人都只是在黑暗中踉跄而已。
评分一本厚厚的文化史,探索了19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文化与艺术,序言写的尤其好,从经济到文化、从社会到个人都一一例举,后面的章节从文学、电影、戏剧、摄影、音乐、设计作品各方面入手,全面展现了这段时期艺术发展的辉煌。很难想象如此艰难的年代诞生出如此有活力的大众艺术,有力回答了“文学艺术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具体答案,留待读者们自己去书中探索吧。
在黑暗中舞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