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不断和他在作品中相遇,却不敢走近他
* 米兰·昆德拉的人生拼图版,首次全面披露昆德拉人生足迹
* 一个极负盛名的传奇作家,一位在喧嚣都市消隐的当代隐士
米兰·昆德拉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也是一个成功隐身的作家。三十七年以来,由于一直拒绝在媒体上露面,他从公共视野中消失了。泳池边阿涅丝的手势,卡列宁的微笑……他笔下的人物让读者难以忘 怀,而他本人却成了一个幽灵作家。他为自己的生活以及与他的经历有牵连的百年历史贴上了封条。
本书作者阿丽亚娜·舍曼从二十岁起,就渴望能与《玩笑》的作者昆德拉相遇。为了追寻昆德拉的足迹,她一直走在寻找米兰·昆德拉的道路上,从东欧到西欧、从布拉格到雷恩、从科西嘉到美丽岛往返穿行。她结识了昆德拉的夫人薇拉,与她一起追忆作家的往昔岁月。她采访过知名出版商、电影人、电视主播,凭吊过遇害的作曲家和钢琴家,接触过年迈的持不同政见者和金盆洗手的间谍特工,也聆听过德斯诺斯和阿波利奈尔的诗篇……她通过作品阅读昆德拉的人生,又通过小说家的人生去解读他的作品,而这样的作品和人生,经过几许翻译迷失,从此分裂在两个祖国之间。
★ 唯一:第一部米兰·昆德拉“人物”传记
★ 有料:采访作家的妻子、译者、好友、助理、同时代的作家等,呈现大量一手资料
★ 有趣:把昆德拉放在他所处的社会关系中,从侧面再现了昆德拉其人,也呈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学样貌
★ 图文并茂,勾画昆德拉人生拼图
从我自身阅读经历来说,昆德拉的作品并不好读。从当年韩少功从英语译本翻译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引发我对这部用捷克语写成的原著经历过两次翻译之后可能存在的信息佚失的好奇猜测(至今也还没读过通过法译本翻译而来的中译本,但同样是二次翻译,也许问题同样存在),到后...
评分「以書籍存在於世,藏跡於作品之中,在講述諸多故事之後成為一個不發聲的敘述者:九十二歲的昆德拉實現了自願消失。他是世界上讀者最多的作家之一。他十六部作品的五十來種譯本陳列在寓所的門廳,彷彿通向巴別塔的旋轉通道。」 其实也没有读过很多很多米兰昆德拉的书,更多的其...
评分寻找米兰昆德拉 当你还沉迷于米兰昆德拉那富有哲思和迷宫意味的文字当中时,仿佛他还离你那么近,那么亲切,那么生息相通。我们都还在热烈追捧一年一度的世界文坛盛世诺贝尔文学奖,还在密切的关注和猜测着该年度的获奖人员是谁时?那些诺贝尔文学奖的博彩赔率排行榜上,我们依...
评分 评分寻找米兰昆德拉 当你还沉迷于米兰昆德拉那富有哲思和迷宫意味的文字当中时,仿佛他还离你那么近,那么亲切,那么生息相通。我们都还在热烈追捧一年一度的世界文坛盛世诺贝尔文学奖,还在密切的关注和猜测着该年度的获奖人员是谁时?那些诺贝尔文学奖的博彩赔率排行榜上,我们依...
轻薄小书,字里行间都是崇拜但可读性不是很高。
评分轻薄小书,字里行间都是崇拜但可读性不是很高。
评分作为“流亡”的隐者,米兰·昆德拉既与故国捷克渐行渐远,也与他乡法国渐行渐远。走进作品,昆德拉会带你以“零度”的视野思考人类存在与个人境遇;跟随阿丽亚娜·舍曼,当我们以“零度”视角寻找小说家的人生足迹时,人生中的逸闻轶事以及被昆德拉夫妇证实所滋养出的人情冷暖,才能在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资的世俗里面,理解他的清醒与不妥协。“质而时绮,癯而时腴”,是昆德拉人生和作品最恰当的写照。
评分好看的,一口气读完。“一个作家一半的才华体现在运筹策划方面”,当之无愧的营销大师,结果回不到捷克,不被法国接纳。
评分一个流亡到巴黎的捷克作家 一个终生隐身的作家…这样的他说:故乡的概念最终会不会只是一个神话…不知道昆德拉会终老在哪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