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原名劉適。原籍安徽貴池,1918年1月生於北京。1938年入北平燕京大學曆史係,1944年考入成都燕大研究院,師從陳寅恪教授,並曾兼任研究助理。1954年調武漢大學曆史係任教迄今。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現任武大曆史係教授、博 士生導師、曆史地理研究所所長,兼湖北省楚國曆史文化學會理事長、湖北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等。
發錶論文數十篇,著有《古代荊楚地理新探》、《古雲夢澤研究》(閤著)、主編《楚國曆史文化辭典》。
本書脫胎自石泉教授受業於陳寅恪先生時撰寫的碩士論文,完成於1948年。曆經半個世紀的曆史風雨塵埃衝刷掩埋後得以問世,初版於1997年。此次再版,麵貌一新。旨在使這部經典之作臻於完善。
作者帶有強烈的憂患意識,通過對甲午戰爭前後中國內部政治情勢演變的考察,闡明甲午戰爭實為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轉摺點,以求與遠東國際局勢的演變相錶裏。本書概述謹嚴宏闊,立論警闢深刻。作者辛勤探索之所得,經受瞭時間的考驗,為我們瞭解民國學人如何看待晚清提供瞭一個極好的例證。
鲁西奇:石泉先生与《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石泉先生一生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中国近代史领域,二是中国历史地理特别是荆楚历史地理领域。 先生在中国近代史领域的探索,集中体现在《甲午》一文中,所以《文集》据原貌收录了此文之全部。先生...
評分鲁西奇:石泉先生与《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石泉先生一生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中国近代史领域,二是中国历史地理特别是荆楚历史地理领域。 先生在中国近代史领域的探索,集中体现在《甲午》一文中,所以《文集》据原貌收录了此文之全部。先生...
評分石泉之作深受其师陈寅恪之影响,重在还原历史中之纷繁头绪,尤善于体察人事关系、分别党派,如区分帝党后党、主战派主和派,此确为研究中国史最重要之方法,但其视野亦为此所蒙蔽,不能见此战争之世界格局也。引用史料较为完整丰赡(惜多为日记、奏折,其他材料较少),故而对...
評分甲午一战,败于蕞尔岛国之日本,而且,败得那样地惨。自是年六月廿三日(公历7 月25 日)接战,至年底,日军连陷平壤、安东、九连城、金州、旅大、盖平,中国军队几无回手之力。翌年乙未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 月1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至极的《马关条约》。同年五月(公...
評分我对历史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这大概是幼年时听评书所养成的习惯。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晚清的历史是沉痛的,却又为今天的中国提供了很多镜鉴。这其中,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和本书,都写得很早,却犹有余香。 与另外两本书...
經典。
评分絕版多年,終於再版瞭!!!
评分經典。
评分經典。
评分經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