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1899.2.3-1966.8.24),我国现代文豪,小说家,戏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出身寒苦,自幼丧父,北京师范学校毕业,早年任小学校长、劝学员。1924 年赴英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中文,开始写作,连续在《小说月报》上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成为我国现代长篇小说奠基人之一。归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山东大学任教,同时从事写作,其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微神》、《断魂枪》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武汉和重庆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对内总理会务,对外代表“文协”,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并对现代曲艺进行改良。1946 年赴美讲学,四年后回国,主要从事话剧剧本创作,代表作有《龙须沟》、《茶馆》,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被誉为语言大师。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全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北京文联主席。1966年“文革”初受严重迫害后自沉于太平湖中。有《老舍全集》十九卷。
《牛天赐传》主要内容:老舍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写了一千多篇(部)作品,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老舍的作品尤以长篇小说著称,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当他开始创作时,新文学作家中还很少有人撰写长篇,他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最早的作者之一,为开拓这种体裁作出了贡献。而他的中短篇小说也不乏绰约多姿、意味深长的优秀之作,如《断魂枪》、《上任》、《柳家大院》、《马裤先生》等篇,或深沉厚重或幽默风趣或诙谐讽刺,都写得各有特色,其艺术构思的精致和题材的宽广,有的还胜过长篇作品。此外,老舍在剧作方面也留下了许多传世经典,《茶馆》、《龙须沟》等均为中国话剧的扛鼎之作。
老舍在回顾《牛天赐传》创作历程时写到"不用说,死啃幽默总会有失去幽默的时候;到了幽默论斤卖的地步,讨厌是必不可免的。我的困难至此乃成为毛病。"可偏偏正是这种作者自称的“故意招笑”,在我们看来,却好似在平底锅上煎小豆,总会有一颗两颗三颗跳出来,跳进我们的...
评分《牛天赐传》 老舍真可爱啊。犀利却不觉得刻薄。语言很口语化,却不觉得俗气,反而满是韵味和灵气。 孩子小时候要绑腿,抓周,种牛痘。 皮,贫。扁脑勺,拐腿子。 他能在心里创造出一个热闹的世界来。 满满的存在主义气息呢。 私生的小孩十个有八个是带着小麻雀的。 (小天赐)似...
评分天赐在母亲死后想起了母亲的可爱,父亲死后再也没有看不起父亲的想法,空有一身底层社会不需要的本事,是追捧中的英雄,现实中的废物,自命不凡又无能无力,结局论不出好坏,总的来说应了天官赐福。 看一本外国小说和中国小说最大的差别应该就是有同感的程度,每个人或多或少都...
评分还是不一样的,虽然开头读起来总觉得没啥劲儿,但是越往后读,越欲罢不能。朴实的文笔写出了生动的人物个性,每个角色在你面前都是有血有肉的,似乎曾经在你的记忆中生活过;而不是像二流写手笔下的任务,都是脸谱化的僵尸模样。
评分很好的小说,与《四世同堂》各擅胜场,比《骆驼祥子》强5倍,比《猫城记》强20倍。中国人栩栩如生,中国话准确流利,中国故事严丝合缝,不容易。老舍是非常好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基于经验而不是臆想,虽然跟国外大师们没法比。拿他们那一代作家跟当代作家比起来,区别只...
配着任宝贤敞亮道地的北京话又看了遍。小说一般,可字字透着旧京风物的美好情致,连带着那种有点生硬的苛刁英式幽默,被老北平人那种温厚的理解式的玩笑一衬,也显出命运的无常与豁达来。
评分信手拈来的娓娓的语言,就这么流啊流地,浇灌出了一个人儿,一个大家子,一个大院子,一个云城。惊心动魄于无声,冷眼热血的作家。
评分2018^84 「在平凡的生活中寻着一点诗意」,在《四世同堂》里,这份诗意是「从委屈中咂摸出一点甜味来,好使你还肯活下去」,透着坚忍的浪漫。到了《牛天赐传》,这份诗意始于小天赐被牛老太太收养的偶然,又漫溢在作桃花诗「一片桃云护小楼」的强说愁,读小说也要读唐人的小说附庸风雅云云。「熨贴」形容老舍的文字再恰当不过。
评分有趣、深邃、熨帖,非常非常喜欢。
评分#老舍的这篇文字太生活化了,适合排成话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