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这20年,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入,每一个国家都是身处其中的参与者。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全球化究竟是机遇还是陷阱?为什么发达国家可以强者恒强,而欠发达国家却往往多灾多难?世界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究竟是依据什么样的逻辑在运转着?
经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即新兴七国)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温铁军团队再次执笔,将这些国家在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本次研究所选取的七个国家包括:越发走向金融全球化的中国和土耳其;农村分布广泛,组织化程度低,产业经济难以形成规模竞争力的印度及印度尼西亚;以及始终受制于“单一化”经济,未能完成工业化,并过分依赖原材料输出而遭受国际经济下行周期严重冲击的巴西、委内瑞拉和南非。
七个国家七个故事,虽然他们的发展路径、发展模式以及当前的处境各不相同,但将他们放在一起观察,却还原了世界格局的本来面目,对于理解一般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命运,以及如何走出发展困境,都具有深刻的参考意义。
温铁军,1951年5月生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西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民政部、国家林业草原局、国家粮食局、北京市、福建省等省部级政策专家和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先后承担多个国家级重大、重点课题,担任国家、多个省部级重点项目首席专家。获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证书、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CCTV年度经济人物奖”、“中国环境大使”称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
从b站的“国仁全球大学堂”开始关注温老师,他对乡村这个非正规经济部门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托底作用的阐述令我印象深刻,对当代国内国际的热点问题分析也有独到之处,所以自己对这本书的期待非常高。 但是阅读后,却有些失望,原因在于,没有在七国分析中看到令人耳目一新...
评分温铁军的立场向来鲜明,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从来都是抛开意识形态来客观的分析事实。只是有时他的观点过于鲜明也让人觉得还是多少受到时代经验的影响并不总绝对客观。 不过总的来说,温铁军的观点在现在这个国际形势下确实值得好好研究。其中对于中国的历史经验的阐述,尤其是建国...
评分 评分 评分改开以来的成就离不开全球化,全篇都在渲染对全球化终极形态——金融自由化的恐惧情绪,缺没能给出一种如何超脱这种被收割的命运的答案,甚至连此番想法都未曾流露出来。既将边缘国悲惨的命运归咎于核心国的金融霸权与沉重的历史包袱,与其封闭偏安委曲求全以规避命运的诅咒,不若振臂一呼执利刃划破这阴森的苍穹,换却人间!
评分主要表达的就是新兴七国除了中国外,其他国家在货币、贸易、财政政策上无法做到真正的独立,导致被以美元为主的西方国家洗劫、割韭菜
评分老调重弹。
评分温铁军老师领衔的团队关于中国、土耳其、印度、巴西等新兴七国近年来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合集。作者基于清晰的发展中国家立场,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用大量详实而具有说服力的数据与调研素材,论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核心国家,对于作为本书研究对象的这些半核心半边缘国家和边缘国家转嫁成本、谋取收益的结构化现实。作者的论述,主要侧重于发达国家的支配与掠夺,以及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对全球化给上述七国带来的后发优势和发展机遇等,论述相对不足。然而矫枉必先过正,本书足以为那些对全球化盲目乐观、或者认为能自动从全球化进程中实现超越的发展中国家人士,提供足够的警醒与殷鉴。
评分温铁军老师领衔的团队关于中国、土耳其、印度、巴西等新兴七国近年来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合集。作者基于清晰的发展中国家立场,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用大量详实而具有说服力的数据与调研素材,论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核心国家,对于作为本书研究对象的这些半核心半边缘国家和边缘国家转嫁成本、谋取收益的结构化现实。作者的论述,主要侧重于发达国家的支配与掠夺,以及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对全球化给上述七国带来的后发优势和发展机遇等,论述相对不足。然而矫枉必先过正,本书足以为那些对全球化盲目乐观、或者认为能自动从全球化进程中实现超越的发展中国家人士,提供足够的警醒与殷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