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一位名叫艾勃特(Edwin A.Abbott,1838-1926)的英国牧师写了一本小册子,书名叫做《二维国》(Flatland)。他写这本书的目的何在呢?是为了借一个子虚之地来针贬现实的社会?是为了从阵营内部猛揭一下宗教阶层的疮疤?是为了别开生面地宣讲生命的惊人适应性?是为了揭示实现认识突破的艰难以及歌颂人们追求这种突破的努力?都有可能。但可以肯定他说,无论作者的真实目的如何,这本书实际上成了第一本构想种种不同维数的物质世界,并科学地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科普著作。
艾勃特还有过不少著述,但至今均已湮没无闻,唯有这本他当时不肯以真姓氏发表的小册子,还能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从主题上,想象力上和论述的巧妙上,给读者们以丰富的启迪。正因为如此,译者不揣冒昧,将这本书推荐给广大朋友们。希望有更多的人从阅读本书中享受到启示的快乐。
这是历史上第一本讨论非三维世界的科普作品。它以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叙述,展示了具有各种维数的世界的有趣特点,并通过不同维数的智慧生物彼此间难以互相沟通的巧妙情节,揭示出只能靠推理和类比来摹想高维世界的存在。这在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看来是很有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的。
美剧《生活大爆炸》第三季的第12集,谢尔顿和拉杰在屋子里闲聊,拉杰说要出去找姑娘,谢尔顿说,每当他想换换脑子的时候,就假想自己到了平面国,到了一个二维的世界。这两位出去都找到了姑娘,有个姑娘告诉谢尔顿,艾勃特那本《平面国》,不仅是个数学小说,还与维多利亚时...
评分最近我读了一本非常有趣的科幻小说,是埃德温·艾勃特的《平面国》,正如书名所提示的那样,它主要描绘了一个处在二维空间中的国家,在那里一切都是平面的,甚至连人也是一样。也许我们这些处在三维空间的人会觉得他们可怜,但他们本身却是自有一番乐趣。 平面国的居民...
评分 2007年5月31日,徐贲先生论及小资群众(群众中的一类)的喜好,说他们最厌恶的人就是小职员,如契诃夫作品中的人物……忽然他提及了一本书,名为《Flatland》,作者是19世纪的一个英国牧师,Edwin A.Abbott。书名直译为《平地》或《平面国》。 设想平展着一张极大...
评分很有滋味的小说,描述细致笔触幽默。 作者对二维世界不仅有出自逻辑与数学角度的构想(比如平面国的人如何认知这个世界,如何判断男女以及不同个体,如何通过明暗变化与线条长短的配合来判断来者边数等),更延伸到了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层面(比如边数决定等级,...
评分1、英国人的幽默感总是与众不同,埃德温·A·艾伯特1884年的《平面国》今天看起来仍然充满现实的讽喻,前半本整个就是个数学版本的《1984》,而且更加精干和一针见血。看到圆形教士镇压不规则形领导煽动等腰三角形起义,要求获得平等,觉得如此熟悉。 2、而后半本则提出了更宏...
二次元的世界其实也不精彩,还是三次元好。
评分小时候看的
评分早在19世纪晚期,就能有多维世界的概念,作者的远见可见一斑。而其想象力则能遍及零维、一维、二维、三维,甚至四维、五维,其所依赖的,却近乎常识与推理!最出色的,是作者对一维、二维世界中那种狭隘、封闭的精神生活的描绘,尤其是主人公在眼界开阔之后,毅然回到二维世界,弘扬真理,并慨然对待自己将受拘禁、死亡之威胁的命运,倒是有烈士断腕的勇气。至于二维世界中所谓的“圆”以及多边形、三角形等构造出来的等级制度,二维世界中的思想独裁、种族清洗,种种反乌托邦思想,实为奥威尔、赫胥黎之先驱。
评分二次元的世界其实也不精彩,还是三次元好。
评分矩阵论老师推荐读的书,可以算是维度科幻的始祖级作品。给人启发尤深。不过限于篇幅、视野和文学表现需要,有一些地方也存在矛盾之处,例如四边形先生到三维世界后,就可以用三维的视角俯瞰二维世界了;另外声音的维度问题也令我好奇……文章最后竟有种普罗米修斯般的悲情——真是本巨著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