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一书正文仅210页左右,却在“导言”之后分别列出“基本概念”、“文化理论”和“文学理论”三个内容宏富而阐述精练的专章。与《文化与社会》相似,威廉斯以四个关键词——文化、语言、文学和意识形态作为文化唯物论的“基本概念”,既展示四个概念所标示的领域的学术史演迁,又揭示理论脉络背后汹涌的历史潮流。在其后的“文化理论”和“文学理论”中,则又以一系列关键词为主干展开逻辑推演。
“第一,特定的文学形式同它们产生于或活动于其中的社会和时代二者之间,分明存在着社会联系与历史联系;第二,各种文学形式又无可置疑地具有自身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能够贯通和超越同这些文学形式有着上述哪种联系的各个社会和各个时代。” 根据雷蒙斯的论断,我决定着手考...
评分欧洲大陆六十年代起涌现出一股结构主义思潮,其中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给英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威廉斯的批评写作带来不小的压力。他不能再满足于先前从事的材料研究而期望建构自己的理论,于是完成了其学术生涯中最具理论深度的著作《马克思主义与文学》,这本书是对...
评分欧洲大陆六十年代起涌现出一股结构主义思潮,其中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给英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威廉斯的批评写作带来不小的压力。他不能再满足于先前从事的材料研究而期望建构自己的理论,于是完成了其学术生涯中最具理论深度的著作《马克思主义与文学》,这本书是对...
评分首先要说,威廉斯这本书很重要,有了中译本,是好事。 我对照了英文原文和中译本,看完了前两章,结论如下:第一、几乎每一页都有不少翻译错误,有些基本的字词都翻译错了,还有大量的句子翻译得完全看不懂,因为译者自己首先没有弄明白;第二、译者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在句...
评分欧洲大陆六十年代起涌现出一股结构主义思潮,其中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给英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威廉斯的批评写作带来不小的压力。他不能再满足于先前从事的材料研究而期望建构自己的理论,于是完成了其学术生涯中最具理论深度的著作《马克思主义与文学》,这本书是对...
只认真对了最后三小节,也许应该说是只读了最后三小节!
评分理論方面來看,可能不是太有創新。主要貢獻是用辯證法的觀點,重述文學之所以是文學的原因,類似看法像俄國形式主義的陌生化、接受美學的期待視野等等,馬克思主義的優點是將它歷史化——當然,艾略特已經講過:「不但要理解過去的過去性,而且還要理解過去的現存性。」
评分理論方面來看,可能不是太有創新。主要貢獻是用辯證法的觀點,重述文學之所以是文學的原因,類似看法像俄國形式主義的陌生化、接受美學的期待視野等等,馬克思主義的優點是將它歷史化——當然,艾略特已經講過:「不但要理解過去的過去性,而且還要理解過去的現存性。」
评分代译序很棒
评分只是因为读詹姆逊的书偶然间发现了威廉斯“感觉结构”的概念,才顺势找到此书。作者思路十分清晰,但总体论述却较为死板和缠绕,偶尔显得毫无必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