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J.帕帕奈克(Victor J.Papanek,1923—1998)
设计师、教育家、作家,以其前瞻性的观点和设计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广泛声誉。帕帕奈克积极倡导对社会及生态负责的设计理念,并在其职业生涯中将该理念运用至诸多具有人文关怀的设计项目,曾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大量设计工作,被称为“世界公民”。他的诸多理念被当代设计师奉为设计实践的准则。他的著作包括《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为人的尺度设计》和《绿色律令》等。《为真实的世界设计》已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是全世界读者最多的设计著作之一。
周博(译者)
博士,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设计史、艺术史及视觉文化。出版专著《现代设计伦理思想史》《中国现代文字设计图史》,译著《20世纪的设计》《为真实的世界设计》《运动中的视觉》等5部,主编《设计真言:西方现代设计经典文选》《字体摩登:字体书和中国现代文字设计的再发现(1919—1955)》。曾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等。
在本书中,维克多·帕帕奈克犀利且毫不避讳地指出设计领域里的诸多“无用设计”,提出设计应与“真实世界”相连接的新观点。将设计放置在整个社会远景中,则设计必须有意义,要为人的“需求”而不是“欲求”设计,要为多数人的需求服务,要为人类与环境的未来发展服务。帕帕奈克首次提出了设计伦理的观念,细致描绘设计与社会责任、生态环境、思维方式间的勾连,他对“设计目的”的解释成为现代设计理论的一个重要起点。
本书是维克多•帕帕奈克最重要的著作。该书于1970年出版后,以其开创性的理念和对当代设计文化的尖锐批判,引发设计界的阵营对立和论战。作者思想锋利,观点极具前瞻性。迄今为止该书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成为传阅度最广的设计书籍之一。
设计的本质不只是商业,简单来说,设计应该帮助人类解决问题,让人类变得更好.中国这么多年设计都走不出来正是因为国内的为利益而设计的氛围太过恶劣,相比一些理念,为利益而设计太简单,所以很多人觉得为一些理念而努力不切实际,的确,接受切实际的人都在妥协赚钱,而为理念...
评分看了就明白当初作者为何不招人待见,书中言辞相当毒舌。有很多内容确实切中设计现象的要害。任何专业都会涉及社会伦理道德,然而我们的设计专业教育中能认真讨论到这点的少之又少,更不要说站在科学立场的批判精神。因此这是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人,不仅仅是设计师看的一本书。...
评分看了就明白当初作者为何不招人待见,书中言辞相当毒舌。有很多内容确实切中设计现象的要害。任何专业都会涉及社会伦理道德,然而我们的设计专业教育中能认真讨论到这点的少之又少,更不要说站在科学立场的批判精神。因此这是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人,不仅仅是设计师看的一本书。...
评分几乎是在热血沸腾中读完这本书的,尽管最初选读这本书之前,看到豆瓣书评中说,这是一部充满枯燥专业性词汇和大量数据事实论据的学术性很强著作,但在真实的阅读中我感受到的只有两个字:理想。这是一种近乎“乌托邦”式的理想,也是我最想在大学这座与世无争的象牙塔里谈到的...
评分时间一拖再拖,无数次的间隔,终于在几秒钟前的刚刚我读完了这本被誉为设计界圣经的书,由于间隔实在太长,前面的好些内容已经模糊。不过倒是对今晚看的一点东西觉得很有道理。 书的逻辑分两种:一种是拼图式的,内容一块一块而呈现;另一种是线性思维,逻辑从始贯穿,...
那么问题来了,如今的某国是在为什么而设计呢?
评分翻译还是有一点不甚清晰的地方,但白璧微瑕。
评分要么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么就去挣钱
评分设计领域专业人士推荐,很遗憾鄙人读得并不是很顺。不管如何,本书写于1971年,很多思维如今看来依旧十分适用。
评分跨学科的重要性不仅在设计上,以及时刻思考自己的设计是否对社会有利,真是现代社会鲜有的设计师品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