泷井一博 1967年(昭和四十二年)生于日本福冈县,1998年完成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法学研究科博士后期课程,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历任京都大学人文学科研究所助手,神户商科大学助教授,兵库县立大学经营专业助教授、教授,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现为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国家制度史、比较法学史。
著有《德国国家学与明治国家体制》(ミネルヴァ书房,1999)、《文明史中的明治宪法》(讲谈社,2003)、《伊藤博文》(中央公论新社,2010)、《创造明治国家的人们》(讲谈社,2013)、《明治时代的遗产》(ミネルヴァ书房,2020),编有《伊藤博文演说集》(讲谈社,2011)等。曾获得角川财团学艺奖、大佛次郎论坛奖、三得利学艺奖等。
◎本书获誉
本书荣获日本第32届三得利学艺奖。
◎内容简介
伊藤博文早在幕末维新时期就留学英国,接受了西方文明的洗礼;在明治维新后,他制定宪法,开设议会,出任第一代总理大臣,构建了近代日本的框架。但是,后世对伊藤博文的评价却不是很高,认为他是没有哲学头脑的政治家,是没有思想深度的现实主义者,是吞并韩国的幕后推手。然而,事实上却不尽然。本书从“文明”“立宪国家”“国民政治”三个视角,详细考察了伊藤博文的整个人生轨迹,明确了他那些被忽视的思想与国家构想。
◎评论
我是无论如何都理解不了伊藤博文的,因为他总是在两个清晰的对立面之间活动。即便是用整个明治历史,也难以勾勒出伊藤博文的形象。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坂野润治
如果说日本学界有一股重新评价伊藤博文的研究潮流的话,那么可以说伊藤之雄和泷井一博师生二人就是使这股潮流高涨的弄潮儿。泷井一博的《伊藤博文》,为我们全面了解日本学界重新评价伊藤博文的思潮,提供了一份核心的样本。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教授、院长 刘岳兵
因[日本][嘉永]六年(1853年)“黑船事件”及次年[不平等条约]《[神奈川条约]》(《日美和亲条约》)签订,江户幕府末期统治日渐势微,也正如当时的狂歌(讽刺式和歌)唱到:“蒸汽船唤醒了太平梦,喝上四杯便再难眠”。而随后,江户幕府便解除禁止诸藩建造大船的禁令,两个月...
评分素有“日本的俾斯麦”之称的伊藤博文,在中日两国有着不同的境遇。在中国,他是作为《马关条约》的日方见证者为人铭记和诟病,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象征。在日本,他的境遇更为复杂:在大众的脑海里,他是明治宪法的制定者、首任内阁总理大臣和后来的韩国统监,可在不少学者看来...
评分伊藤博文:政治家与演员一样,需要恰到好处的演技 李翼。 对于伊藤博文先生,之前的印象大致还停留在《走向共和》,以及日韩所拍摄的电影中,嚣张中又不失睿智,而且在某些评价中,通常会把他和李鸿章放在一起,都会被称为“东方的俾斯麦”。当然弱国无外交,李鸿章大人就算再...
评分 评分素有“日本的俾斯麦”之称的伊藤博文,在中日两国有着不同的境遇。在中国,他是作为《马关条约》的日方见证者为人铭记和诟病,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象征。在日本,他的境遇更为复杂:在大众的脑海里,他是明治宪法的制定者、首任内阁总理大臣和后来的韩国统监,可在不少学者看来...
伊藤从急进主义到渐变主义还有帝国宪法改革试图限制帷幄上奏是全书值得一看的部分。但四五章则仿佛在讲1898年伊藤就计划成立大政翼赞会,您这是夸他吗?韩国部分更是洗的令人发指,这并非作者所谓的创新视角,我相信吞并朝鲜的时代帝国学者和媒体大都采取这种角度,30年代一定更甚。当下深谙所谓辩证法的某崛起帝国也深得这个角度真传。
评分优缺点并存吧。谈了伊藤的思想来源,破除了比较庸俗的功利主义者形象,也许可以根据日记藏书等发挥更多的阅读史工作;学院派写思想史的问题是很容易把传主拉低到自己同一个层次,单纯就思想论思想,脱离物质、宦游方面的背景;在中韩很多问题上脑补比较多,典型的日式小说笔法;不知道这本书是怎么进到萬聖書園的年度推荐的。
评分伊藤从急进主义到渐变主义还有帝国宪法改革试图限制帷幄上奏是全书值得一看的部分。但四五章则仿佛在讲1898年伊藤就计划成立大政翼赞会,您这是夸他吗?韩国部分更是洗的令人发指,这并非作者所谓的创新视角,我相信吞并朝鲜的时代帝国学者和媒体大都采取这种角度,30年代一定更甚。当下深谙所谓辩证法的某崛起帝国也深得这个角度真传。
评分伊藤博文的政治思想梳理,摆脱了现实主义政治家的形象,立宪和国民政治的追寻中,充斥着对于政论和政谈的排斥,希望民间实用家的思想注入到政界。到访中国和张之洞见面时,幕僚辜鸿铭送给伊藤博文他翻译的论语,伊藤说,几千年前的思想,对于20世纪有何用。辜说,几千年也罢,3x3仍然等于9。张之洞打断说,20世界的数学变革,我们向国外借款,借款的时候3x3是7,还款的时候3x3是11。一个强烈地要和过去做割裂的人物。
评分作者着重处理传主的政治理念与国家构想,无论立宪政体与政党政治都取渐进主义的思想,试图摆脱旧有的善变的伊藤形象。过于强调文明国化的倾向有忽略强权政治的缺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