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內陸的邊境長期以來為學術界視為一個草原文化的整體。這種觀點在20世紀末尤其是過去二十年裏麵臨著考古學研究的檢驗和挑戰。本書的研究首先關注的是該地區從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特有的特點,而不是從中原王朝的角度去討論該地區與中原政權的依賴關係。
粗粗翻瞭一遍,首先署名問題,中英版各自領銜,沒問題。第二各章從概念到文獻還有割裂,結論盡量彌閤到瞭一起。參考文獻略有小錯無傷大局。
评分不錯
评分提齣的思路在行文中尚未完全得到詮釋(囿於材料吧),整體隻能算中規中矩。不過閤著者們似乎迴避瞭冶銅技術起源問題,作者之一劉遠晴的博論今年剛齣,她博論的觀點是三北地區受歐亞草原影響,海岱-中原區為獨立起源。本書利用濛古國材料,梳理齣歐亞草原東端的一條南北嚮的技術傳播新綫路,似乎力圖解決之前的河西-關中東西嚮傳播綫在時間綫上趨勢不一緻的問題。
评分1.有明確主題的小書需要這麼多人閤著嗎?2.從內容、前言後記都看不齣第一作者是第一作者的理由。3.用物質文化說文化取嚮也就罷瞭,這身份認同和展示是什麼情況?4.譯者知道前兩章在寫什麼嗎?5.問題意識還是不錯,但寫起來就成瞭一段材料加說明瞭什麼這樣的模式,終究隔靴搔癢。
评分粗粗翻瞭一遍,首先署名問題,中英版各自領銜,沒問題。第二各章從概念到文獻還有割裂,結論盡量彌閤到瞭一起。參考文獻略有小錯無傷大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