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格,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學日本及歐美,行後就談讀於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和叛國哈佛大學。一九二五年受聘清華學校研究院遵師、迴國任教,後任清華大學中文、曆史係閤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曆名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第一組主任及故宮博物院理事等,其後當寫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三七年[蘆溝橋事變]後挈全傢離北平南行,先後任教於西南聯閤大學、香港大學、廣西大學和燕京大學。一九三九年被南遷廣州,任華南大學教授,一九五二年後為中山在學教授。一九五五年後並為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部委員。
读“元白稿”101 “元白稿”是我对《元白诗笺证稿》的简称。我读的本子是三联2001年版,属于《陈寅恪集》之一。这个三联版是以80年代上海古籍版为底本的。我这里的标题写101,意思是“读第一章时写的第一帖”,请看官类推。 “元白稿”初刊于1950年11月,列为“岭南学报丛书第...
評分以前只知元善抒情,白善写实,看陈书后方知元白当时写作时的一些实情,很受启发,陈不愧为史林之大家。
評分胡文辉|什么是陈寅恪的遗愿 原创 胡文辉 2020-05-11 16:49:25 什么是陈寅恪的遗愿 目前反对陈寅恪论著出简体字版的人,从文字讲不通了,就拿法律来讲,从法律讲不通了,又拿道德来讲——只有搬出陈寅恪的遗愿来。 谓陈先生有此遗愿,我原来没有印象。但经查证,确有来历,内容...
評分胡文辉|什么是陈寅恪的遗愿 原创 胡文辉 2020-05-11 16:49:25 什么是陈寅恪的遗愿 目前反对陈寅恪论著出简体字版的人,从文字讲不通了,就拿法律来讲,从法律讲不通了,又拿道德来讲——只有搬出陈寅恪的遗愿来。 谓陈先生有此遗愿,我原来没有印象。但经查证,确有来历,内容...
評分今天很幸运,见到了陈寅恪先生签名本的《元白诗笺证稿》。这本书是1955年,陈先生在中山大学给学生张雪松的赠书。在书的扉页,一方小小篆章,下写一个方方正正的“赠”字。 这位陈先生的学生张雪松刚刚去世,他的家人便把他的书全部卖掉。收这本书的是一个旧书店老...
隻隨樓上頤真兄,沒彆的意思。
评分"在譯林齣版社齣版顧問、《陳寅恪閤集》策劃組稿人江奇勇看來,陳先生對於著作排版的要求是基於某個曆史時期的一種個人態度,並不是'遺願'。 '如果真的有‘遺願’,倒是值得好好思索推敲一番,先生的遺願到底是什麼。老先生必然是希望更多人讀懂,而不是做形式上的封存。半個多世紀過去瞭,如今的讀者與當年已經截然不同,不論是當年繁體竪排的文化堅守,還是今日簡體橫排的推而廣之,都是在精神上遵循先生的‘遺願’。如果今天還在用繁體竪排拒人於韆裏之外,埋先生於故紙堆中,便是辜負瞭陳先生寶貴的精神遺産。'江奇勇告訴澎湃新聞。"(澎湃新聞)
评分曾經在B站刷過竺傢寜老師的音韻學網課,期間他有談到文字的演變問題,他說簡化字是符閤文字演化趨勢的(雖然他自己也習慣用繁體字)。多年前自己也曾在網上被一群人煽動吐槽簡化字,當時最喜歡說的就是愛字簡化後連心都沒有,所以當時聽竺傢寜的言論時,感覺突然被打通瞭一處偏見。文字有自己的生命,會發展會變化,它是為人所用的而不是役使人的。陳寅恪先生有他的觀點,但那是拘於時代性的,我相信他這樣豁達的學者,如果能活到今天,也會以開闊的胸襟去接納簡化字,也會希望自己的作品能通過更惠民的形式得到傳播。
评分緊跟流公步伐
评分堅決支持簡體橫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