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格,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行后就谈读於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叛国哈佛大学。一九二五年受聘清华学校研究院遵师、回国任教,后任清华大学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名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一组主任及故宫博物院理事等,其后当写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后挈全家离北平南行,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一九三九年被南迁广州,任华南大学教授,一九五二年后为中山在学教授。一九五五年后并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
今天很幸运,见到了陈寅恪先生签名本的《元白诗笺证稿》。这本书是1955年,陈先生在中山大学给学生张雪松的赠书。在书的扉页,一方小小篆章,下写一个方方正正的“赠”字。 这位陈先生的学生张雪松刚刚去世,他的家人便把他的书全部卖掉。收这本书的是一个旧书店老...
评分读“元白稿”101 “元白稿”是我对《元白诗笺证稿》的简称。我读的本子是三联2001年版,属于《陈寅恪集》之一。这个三联版是以80年代上海古籍版为底本的。我这里的标题写101,意思是“读第一章时写的第一帖”,请看官类推。 “元白稿”初刊于1950年11月,列为“岭南学报丛书第...
评分我读过的还是上海古籍出的那个版本。前有影印的陈夫人唐筼的题签。此书和陈老其他著作一样,考据丝丝入扣、剥蕉至芯, 其治史态度遵循“说有易、说无难”,发掘史料、旁征博引、从一而终!
评分读“元白稿”104 陈老讲《长恨歌》。 “汉皇……颜色”。八句。陈老引《容斋》。《容斋》说唐朝人写诗,尽管扯到“先世”、“当时”和“宫禁”事,官府不会请你去喝茶的。于是陈老发挥说,《长恨歌传》本身不过是创立新文体的“练习”,却也无所顾忌地拿唐玄宗与杨贵妃说事。网...
评分读“元白稿”106 我抟扶摇在上一札说,陈老考证《长恨歌》里的“羽衣曲”就是《霓裳羽衣舞歌》,并且这首曲子是慢的,这也等于说这支舞蹈也是慢的。陈老考证仅此而已。陈老考证“慢舞”时引了老白的《霓裳羽衣舞歌》4句,可惜他没有据此向我们描述一下这“羽衣曲”的舞姿。我以...
简体出这套书的编辑恬不知耻,厚颜下作!
评分"在译林出版社出版顾问、《陈寅恪合集》策划组稿人江奇勇看来,陈先生对于著作排版的要求是基于某个历史时期的一种个人态度,并不是'遗愿'。 '如果真的有‘遗愿’,倒是值得好好思索推敲一番,先生的遗愿到底是什么。老先生必然是希望更多人读懂,而不是做形式上的封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的读者与当年已经截然不同,不论是当年繁体竖排的文化坚守,还是今日简体横排的推而广之,都是在精神上遵循先生的‘遗愿’。如果今天还在用繁体竖排拒人于千里之外,埋先生于故纸堆中,便是辜负了陈先生宝贵的精神遗产。'江奇勇告诉澎湃新闻。"(澎湃新闻)
评分没有读,但是支持简版,繁体字竖排完全没有必要。
评分作者遗愿作者遗愿,你们看卡夫卡的时候也没尊重过作者遗愿啊。
评分坚决支持简体横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