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溫度的手藝

有溫度的手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日報齣版社/陽光博客
作者:周衛平
出品人:陽光博客
頁數:232
译者:
出版時間:2019-11
價格:6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773494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匠人
  • 最傳統的手藝
  • 生活態度
  • 藝術
  • 匠人精神
  • 隨筆
  • 討生活
  • 精益求精
  • 手作
  • 溫度
  • 匠心
  • 生活美學
  • 傳統工藝
  • 慢生活
  • 人文關懷
  • 情感聯結
  • 日常之美
  • 溫暖時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這個人心浮躁步履匆匆的社會中,卻有這麼一群人,他們身處卑微而安分守己,他們精雕細琢又耐得住寂寞。

他們是一群匠人,終日相伴的隻有泥與木,陶與火,石與鐵……他們大多數習慣沉默,隻用一雙手與這個世界交談。

本書作者深入中國古建和傳統手作的第一綫,采訪瞭二十幾位普通又不平凡的匠人。其中既有父傳子承的“掌墨師”,也有學美術齣身的新派泥塑師;既有堅守傳統筆法的彩畫師,又有人技共計的數字木雕師;既有心懷江湖夢想的打鐵匠,又有為傢人雕琢幸福的銀匠;更有心懷大夢、專攻古建築群落的總設計師,正是他將不同門類的手藝人凝聚在一起,在民族建築方麵創造瞭一項又一項世界吉尼斯紀錄。

《有溫度的手藝》根據紀錄片《大匠之夢》改編而成。《大匠之夢》先後在中國教育電視颱、湖南金鷹紀實頻道、北京東奧紀實(原北京高清紀實)等各大平颱熱播,並榮獲24屆“中國十佳紀錄片”殊榮。

作者簡介

周衛平

雲南廣播電視颱高級記者,一個具有人類學視點的紀錄片導演、攝影師。曾獲得包括法國探險電影節最佳導演奬,戛納電影節提名奬,世界人類學大會優秀電影奬,德國自然電影節優秀攝影奬等國際級奬項。

曹誠博

雲南廣播電視颱紀錄片項目負責人。曾成功發行宣推《中國遠徵軍》《飛虎傳奇》《我的夢》等多部片子至央視紀錄頻道、央視財經頻道、北京衛視等平颱;策劃統籌開發圖書《中國遠徵軍》、《飛虎傳奇》影響檔案誌、《美好得來不易》。

目錄資訊

第一章 手藝人的規矩
工匠精神到底是什麼,他們說不好。他們隻知道,作為手藝人,就得把手裏的活兒做到最好。這是手藝人的規矩,一代代傳下來,不能壞在自己手裏。
1 傢傳:父傳子承,工匠精神的另一種傳承
受訪人→掌墨師王氏父子
2 敬畏:大器晚成的背後,是對這個行當深入骨子的敬畏
受訪人→掌墨師歐氏父子
3 見證:無言的瓦片,見證生活的艱辛和甜蜜
受訪人→瓦匠全興建
4 規則:木匠活兒裏,蘊含瞭人生哲理
受訪人→木匠張學儒
5 本性:每做一件事都要做好,不管是跟誰做
受訪人→石匠李逢祥與木匠嚮興福
第二章 有溫度的手藝
多年過去,他的汗水浸潤瞭成百上韆件銅雕作品。對他來說,每一件銅雕作品,看似冷冰冰,實則蘊含著生命的溫度。
6 夙願: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受訪人→銅鎖匠李夢喬
7 溫度:冷冰冰的銅雕背後,蘊含著生命的溫度
受訪人→銅雕匠陳三軍
8 堅守:打鐵全憑心和眼
受訪人→鐵匠瞿張旺
9 希望:他把匠人的那份驕傲,一點一點雕琢在銀飾中
受訪人→銀匠李寫永
第三章 精緻的匠心
木雕是耐心活兒、細心活兒,看一個匠人的手藝如何,隻要觀察一下他的工具就知道瞭。
10 印記:如何在石頭上留下生命的記號
受訪人→石雕匠覃業順
11 匠心:有瞭文化,石頭就活瞭
受訪人→石雕匠李江
12 耐心:每塊木頭,都有生命的靈性
受訪人→根雕師田開建
13 精進:人技共進,現代工匠精神的代錶
受訪人→數字木雕師張凱
第四章 大匠之夢
對李宏進來說,七十二項吉尼斯世界紀錄夢想背後,並不僅僅是追求榮耀那麼簡單,他更深遠的目標是將那些民間技藝傳承和弘揚下去。
14 創新:尋找與古人對話的最佳方式
受訪人→泥塑設計師李勇
15 鄉土:離開泥巴,人生沒意義
受訪人→陶藝師陳秀滿
16 嚮往:快節奏的社會,他以畫筆對抗浮躁
受訪人→彩畫師李子南
17 築夢:他的民族建築,讓總理竪起大拇指
受訪人→大匠李宏進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时,相信人们都会为曾侯乙编钟所震撼。作为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的一套编钟,它的出土表明战国时代的我们就已具有完整的十二乐音体系,打破了过去认为十二律传自古希腊的说法,改写了世界音乐史;作为礼乐之...  

評分

明年我家大儿子幼升小,然而至今为止幼升小的政策并不明朗,“公民同招”这4个字就像一把利剑,悬在每一个家长的头上,不知道何时才会落下。往年想拼一把民办小学的家长,今年却畏首畏尾,担心被民办小学刷下,公办学区又不保底,两头落空。 大家都翘首以盼最新的招生政策细则...  

評分

評分

評分

直到前段时间,我才看了这部豆瓣评分9.4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我以为这会是一部恢宏巨制的精品献礼片,但看完才发现,其实这部纪录片很日常,没有煽情文案,也没有高超镜头技巧,只是简单展现了故宫里那些修复文物的专业人士的日常工作。因为日常,甚至显得有些单调乏味...

用戶評價

评分

文字多有一些假大空的套話,排版更是堪稱災難,淡灰色的字體極其影響閱讀,照片更是幾乎無法看清,連基本的閱讀需求都顧不上,更談不上美感,老老實實用白底黑字印刷不好嗎

评分

3.5

评分

這本書真的很不錯,不管是書本的設計,裝幀還是內容。捧在手中的質感特彆好,很對得起這個名字。我在農村長大,在我父輩以及祖父輩甚至更久之前,讀書是一條齣路,但靠讀書齣人頭地很難,一個村也就個把。做生意做成事業的當然也有,那是人中龍傑。大部分的江南農民子弟,也會選擇一份手藝。木匠、泥瓦匠、竹匠、水電工。拜師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徒弟跟瞭師傅,沒有齣師之前,第一年是連工資都沒有的。跟著師傅,動輒遭受打罵也是常有的事。父親高考失利,木匠學徒,20歲左右跟隨師傅去黔南做裝修,這纔邂逅瞭母親。父親後來又收瞭兩個徒弟,也是因為他的工藝遠近聞名。但兩個徒弟後來都沒有再做手藝瞭。人們不再習慣打木質的傢具,都會購買現成的,手藝人沒落瞭。現如今村子裏的手藝人也紛紛離開瞭故鄉,包括父親,傳統的純工藝的場景幾乎也消失瞭。

评分

《大匠之愛》紀錄片的文字版記錄,將這些建造貴州獨山靜心榖景區工人們的故事講述給我們。對於他們的手藝,真是無比佩服,不愧“工匠精神”這四字。但背後也看到瞭他們的辛酸,以及“子承父業”的無奈。

评分

為手藝數碑,為工匠立傳。這本書與外國工匠類圖書不同的是,它尤其能夠喚起中國讀者的民族自豪感。它為我們介紹瞭很多類型的中國傳統工匠:掌墨師、瓦匠、木匠、石匠、銅鎖匠、銅雕匠、鐵匠、銀匠、石雕匠、根雕匠、木雕師、泥塑、陶藝、彩畫等等……每一種手藝的工作和傳承情況。中國文化的傳承離不開他們的努力,除瞭敬佩還是敬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