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做了十多年记者。
曾在黄金时期的“南方报业”工作,又在网易做了五年频道副主编。
在 2008 年深入北川汶川震后灾区,协助幸存者救援和死难者遗体运送; 策划过网游,后任职《人物》记者,同时也是《纽约时报》中文网商业与财经版专栏作者。 近年来,专注于报道中国当下的信仰市场,写有: 《陈坤的队伍》、《等待末日的寺庙》、江西王林《气功大师》、辽宁大悲寺《苦修》等。 这些特稿的点击量每篇都超过了 10 万+,被各种媒体纷纷转载。
几年前,她辞职踏上寻访中国女修行者的旅途,现已完成书稿,并且成为母亲。
《她在红尘外》是国内首部探访女性修行者生活的非虚构作品。文笔流畅、扎实,题材罕见,在当下具有独特的意义。资深媒体人的一次长途旅行,她独自一人,历时四个月,跨越十个省份,行走了三万公里,从福建东南沿海出发,经过了浙江、江苏、山西、湖北、河南、青海、甘肃、四川、云南,一直走到了西藏珠峰大本营的绒布寺。它既是一本游记,也是一部心灵成长史。她将用独属于女性的感性,记录了对修行人的观察和寻访,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俗世里的人,是如何通过这次游历,找到人活在世间摆放自己的方法。
一位朋友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赞了句“这书名好,甩了别人好几条街。”确实,我也很喜欢这个书名,她?哪个她?是远方某个不知名的人?还是在身边的朋友?也许是你自己。 以为会是玄之又玄的修行生活,比如会有什么神迹,或者一瞬间的开悟,就像武侠小说里突然被打通了任督二脉...
评分犹记得几年前,大概是2016年的夏天,我收到了许晓发来的初稿,兴冲冲要帮她推荐给出版方。 也不知我为何突然那么感兴趣,有种强烈让这本书面市的劲头。 要知道,我们平时相交甚浅,只在两三年前的一个心灵工作坊上说过几句话,课后加了微信,甚少联动。 幸运的是,我帮她推荐成...
评分很有意思的一本书,最好玩的是作者记录下来的旅行间隙,在寺庙过了几天清苦日子之后去逛mall、喝咖啡、在舒适的酒店睡觉。就觉得,啊 大家都是俗人,做这样的俗人也没什么不好hhhh 记得最深的一句话是“去面对”,不记得是哪一章哪个人说的,但记住了这句话。前...
评分我像作者一样,去了很多地方,见了很多人,说了很多话。然后我回到我的地方,继续生活,没什么变化。从我的身上可以看到,读万卷书没什么卵用,行万里路没什么卵用,我不想改变,我也不想思考。 读到雅安永兴寺,倒是生出一点兴味,突兀的也觉得雅安很好,山好水好蒙山好。 看...
评分我像作者一样,去了很多地方,见了很多人,说了很多话。然后我回到我的地方,继续生活,没什么变化。从我的身上可以看到,读万卷书没什么卵用,行万里路没什么卵用,我不想改变,我也不想思考。 读到雅安永兴寺,倒是生出一点兴味,突兀的也觉得雅安很好,山好水好蒙山好。 看...
想法不错,实施不行。真的都市文青体验生活的感觉。文章可能还不如杂志稿。
评分作者是受了比尔·波特的启发上路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竟然是那样,完全意想不到。特别喜欢她说的那句:令我庆幸的是,阅读永远是一对一进行的事。书写和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我最想要的“一对一进行的饭局”。
评分贵在真诚,希望能更有深度和洞见;期待作者有一些“修行”的体悟后再出发。
评分浙江三台道院那篇写的非常好,看得我很难过
评分非常一般,不读也可,读了没什么感想收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