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晖,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社会史、农民问题、改革与现代化问题研究,主编《农民学》丛书,出版专业著述《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再认识》、《市场的昨天与今天:商品经济、市场理性、社会公正》、《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耕耘者言:一个农民学研究者的心路》、《陕西通志》魏晋卷(合著)、宋元、明清卷(合著)、《经济转规与社会公正》(合著)等,随笔集《问题与主义》、《天平集》、《思无涯,行有利》等。
◎《传统十论》是著名历史学家秦晖治学经历中对“传统社会”(近代以前的社会)研究第三阶段的产物,自问世以来,多次重印,备受读者推崇。
◎本次再版,增加增订版序言及两篇附录(《关于“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的讨论》,作者对瑞士“森林州”地区进行考察后写作的《瑞士之路》),有助于读者加深对相关重要问题的理解。
◎《传统十论》曾被列为法国国家汉语水平考试的参考书。
名家点评:
《传统十论》让我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豁然开朗之感。
——刘瑜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的系列文章,其中有对于“反封建”“平等”这类“关键词”在历史文化进程中演变过程的分析,但更主要的是对传统社会与文化本身的结构性研究。笔者不满于过去流行的“租佃神话”和“宗族神话”,主张在社会—经济分析与思想—文化分析的综合与融会中把握传统时代真正具有规定性的那些规则,跳出“反儒”与“尊儒”对峙的传统观之争,在社会结构上摆脱大共同体本位的传统桎梏而走向公民社会,在文化—象征符号体系中主张“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以“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的人格资源与民主宪政—人权保障的现代制度安排来消除那种专制制度下强权—犬儒互补的人格弊病。
《传统十论》此次再版,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了增订版序言及两篇附录(《关于“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的讨论》《瑞士之路》)。
看过秦晖老师的视频,节奏偏慢,以至于虽然感到很受教益,但颇为不过瘾。因为亚马逊网站的类似商品推荐,无意买了这本书,被深深吸引了。 其实,这本书已经牛逼到我不好意思写书评了。在历史大趋势和小细节上,本书将汉学界、新左派和五毛们的不少谬论全部干翻在地,看起来既醍...
评分前段时间读秦晖老师的《传统十论》,提及历史观时,秦老师比较赞同“自己对自己负责的历史观“。也就是说(如果我的理解没错的话),他不认为人类社会有一个固定的历史发展轨迹。相反,他认为历史是由人塑造的,也因此,人要为自己的历史负责。如果你说,“现在的历史阶段就是...
评分前段时间看了秦老师的文章《文化无高低 制度有优劣》,也与《传统十论》中的说法暗合。文章里面就“能否自由选择”作为文化和制度的主要区别。就说能够自由选择的食物选择偏好、宗教信仰的偏好、节庆传统和欣赏的不同类型节...
评分读秦晖先生的书总是会有很多收获,这次也不例外。先生的文章浅显易懂,但又不失睿智,本来以为四十多万字的书要花上我两天时间,没想到一天就看完了。《传统十论》主要探讨的是中国传统社会及其文化问题,为我们认识传统社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看这本书可以纠正很多我们...
评分一、宗族不下县,县下惟编户的社会结构 习惯于传统理论中有关中国“宗族神话”的叙述之后,当读到秦晖跳出这一俗套而重新审视传统社会结构的文章,难免要眼前一亮。关于前者,无论是温铁军的“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云云;抑或是...
再版了啊
评分要出新版?
评分1.读历史要读出真东西,还真是不容易。一是有些东西不被史家关注,传统社会乡村基层治理的操作层面,就像我们现在一样不能进入历史典籍,才让后世对真实情况不明所以。二是有些东西被史家刻意改写,因为真的东西往往不能见人。三是有些东西以讹传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2.作者的核心观点就是,传统中国社会大共同体一家独大、编户齐民,小共同体缺位导致个人只能以一盘散沙的状态面对大共同体的强大汲取能力。解释是有力的,问题是如何改变。
评分1.读历史要读出真东西,还真是不容易。一是有些东西不被史家关注,传统社会乡村基层治理的操作层面,就像我们现在一样不能进入历史典籍,才让后世对真实情况不明所以。二是有些东西被史家刻意改写,因为真的东西往往不能见人。三是有些东西以讹传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2.作者的核心观点就是,传统中国社会大共同体一家独大、编户齐民,小共同体缺位导致个人只能以一盘散沙的状态面对大共同体的强大汲取能力。解释是有力的,问题是如何改变。
评分秦晖的研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研究,他并不擅长史料的考辩,如《汉语“平等”一词近代含义之产生》一文看似是个概念史的研究,但其实对史料的运用理论的使用较之孙江、方维规等的标准概念史研究文章而言相去甚远。但秦晖本书的意义恰恰不在其对中国古代具体的史事的辨析,而在其浓烈的社会现实关怀同样其问题意识也是鲜明地面对当下的即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温和的知识人的现实追求,守护共同的底线,对无论是左派、右派还是新儒家都不抱有偏见。对传统社会,秦晖的态度也是如此,他认为帝制中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认为这不足以使中国实现现代性的转型。或许秦晖的具体论证确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他这种守护共同的底线的鲜明态度是每一个知识人或读书人都应该具备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