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美学随笔

叔本华美学随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异常显赫富商家庭,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叔本华家产万贯,但不得志,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25岁发表了认识论的名篇《论充足性原则的四重根》。30岁完成了主要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首版发行500本,绝大部分放在仓库里。53岁出版《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62岁完成《附录和补遗》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成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1860年9月21日在法兰克福病逝。

韦启昌,1962年生于广州,现于澳大利亚行医。

有两样东西可说是我这一生中的挚爱,能有缘对其深入了解并从中得益,我真算是幸运的了。这两样东西就是叔本华的著作和古老的中医。

对于叔本华,我可说是一见钟情,继而与其私订终身。现在及未来,那肯定将是长相厮守、白头到老。叔本华思想所引起我的赞叹、爱慕,给予我的精神愉悦,也只有中医的理论及实践可堪相比。两者都是那样的深邃、朴实、直接,其根本观点在主要的方面竟然是惊人的一致。以后有机会,笔者或许会把这方面的体会公诸同好呢。

我是在20世纪80年代“邂逅”叔本华的,并为之“惊艳”,虽然那是在街边买到的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的台湾节译本,译文也不算好。自那以后,我以能阅读叔本华、茨威格的原文为享受目标。托玛斯·曼津津乐道的“斜躺在沙发上整天阅读叔本华”的美妙感觉,肯定是得到个中三昧而发。

叔本华的著作给予了我许多,翻译它们是某种微不足道的答谢。正如中医给予我如此之多,我就以中医给病人解除痛苦作回报一样。看到读者通过我的译本而欣赏到叔本华,就犹如看到病人经我之手解除了病痛。最实在的报酬对我来说不过如此。

当初翻译叔本华的著作,并没想到能够出版。现在这些曲高和寡的书竞有幸一版再版,已经相当难得。至此,笔者夫复何求?

译著包括:《人生的智慧》、《叔本华思想随笔》、《叔本华美学随笔》、《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阿德勒著《儿童的人格构成及其培养》。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 阿图尔·叔本华
出品人:
页数:264
译者:韦启昌
出版时间:2009-1
价格:2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208083325
丛书系列:叔本华系列
图书标签:
  • 叔本华 
  • 哲学 
  • 美学 
  • 西方哲学 
  • 随笔 
  • 德国 
  • 思考 
  • 艺术理论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叔本华美学随笔》从《叔本华全集》的卷二、卷五中选取了12篇文章,这些文章独立成篇,讨论的话题有阅读、思考、写作、批评、语言学习、文体、音乐、大自然的美和死亡等。叔本华以准确的判断力、深邃的思考、质朴无华的文笔、言之有物诚实自然的风格,阐述了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不得不说,全书和美学没丁点儿关系。 开篇讨论了阅读和思考,对阅读和思考的思考,在我看来,是伴随着阅读过程一直要讨论下去的问题。什么是好的阅读?什么是思考?就我个人而言,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想法。在作者看来,阅读只能是在思想源泉枯竭的时候进行的智力活...  

评分

两三周之前就在看《叔本华美学随笔》,断断续续,今天趁着在火车上把书给读完了。 用一个字来形容我对叔本华老头儿的文字的话,那是“犀利”。他看待事物的观点鲜明,有强烈的爱憎之心,批判的时候那真是“口诛笔伐”,毫不留情。再用一个字来形容叔本华的文字的话,那是“优...  

评分

来自: [已注销] 2009-02-12 21:30:50 大学如何读书——叔本华论读书  一   富翁阔佬在显露出他的愚昧无知时,常会格外令人鄙视。而穷人终日操劳,没有深思幽想的余闲,显出无知是不足为奇的。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富裕阶层中的粗俗愚蠢者醉生梦死,恣情享乐,像禽兽一样活...  

评分

“古老的谬误终于轰然倒塌了,而一个新的思想大厦就好像在一夜之间耸立了起来,就像是人们新发现的一处纪念碑。”(叔本华《论判断、批评和名声》)——这是我读这本书的第一感觉。但是这座思想巨塔似乎存在着悖论。 全书除最后一篇《论死亡》直接探讨哲学的终极母题——“死亡...  

评分

马云这个话的问题,本质上和何冰“后浪”演讲,面临的是同一个问题。 现在互联网最大的问题是,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于庞大,所有上网的都叫“网友”,所有20-35岁的都叫“年轻人”。 那么即使傻瓜也知道,“网友”和“网友”是不一样的,“年轻人”和“年轻人”是不一样的。 每...  

用户评价

评分

看得很纠结的一本书,最后一篇论死亡看得自己感觉都要抑郁了,一直昏昏沉沉。总觉得哪里不对又说不上来。按照他的说法,个体的生存对种属没有影响,那个体的生存价值又在哪里?直到看了豆瓣的评论才恍然大悟:叔本华的论死亡有他的局限性,虽然解释了很大部分的因果关系,但对于个体存在的意义还是没有回答,我们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在,如果没有个体的努力,那整个人类种属就真的停止不前,那人类还是动物,就不会产生文学,诗歌和各种各样的科学。真的是这样人类个体存在的意义在哪里?不畏惧死亡,但个体的生存也是有意义的,不可复制的。我就是我,努力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追寻智慧,体验人生。 “叔本华的哲学从现实生活出发来观察时,它坍塌了,同样是一件不能御寒的薄纱衣”———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评分

都不愿再读其他书了真烦恼

评分

哈哈哈,我对这老头的睿智和幽默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他的时代不理解他太正常了,因为他早就甩开同代人好几条街了好嘛~~~!!

评分

都不愿再读其他书了真烦恼

评分

大学时读 打的四星,隔了五六年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