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社会学 家庭 女性 沈奕斐 亲密关系 田野调查 社会 女权
发表于2025-02-16
谁在你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谁在你家:中国“个体家庭”的选择》是《个体家庭iFamily:当代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家庭和国家》的再版。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家庭主义逐步被个体化进程消解,但显然也并没有形成个人主义的文化。一方面,个体选择决定了家庭的结构和关系,但是另一方面,家庭依然是个体最后的堡垒,也是社会福利体系的单位和支柱。这种两面性带来了家庭生活的各种挑战。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也是相似的。各种各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家庭故事背后涉及的问题如果非要总结的话,无非是一件事情:那就是——这是谁的家,到底该听谁的?作者认为,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首先了解个体家庭的结构和认同,把家庭成员的权责利理清楚,才能做好分工,才能让1+1≧2,让家庭成为休息的港湾,成为每个人的能量站。
书中呈现了各种真实的个案,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线索和一些值得大家思考的总结,比如作者认为,理想的家庭结构是“两扇门,一碗汤”;双职工家庭需要第二个“妻子”,这时有些家庭的老人就充当了这一角色。作者针对当下很多家庭面临的问题也进行了调查研究,比如更可能和父母共同居住的已婚独生子女,对配偶父母的孝道困境,嫁娶与经济地位决定的第三代姓氏问题,等等。
沈奕斐博士
复旦大学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副教授,
复旦大学 家庭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
中国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副会长
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 副会长
中国社会学社会性别专业委员会 常务理事
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 理事
哈佛大学燕京学者
上海家庭时光社区服务中心 理事长
复旦大学2011年“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上海市2018年三八红旗手
沈奕斐家庭2017年被评为上海市“海上最美家庭”和文明家庭
研究领域:社会性别、家庭关系、质性方法(深度访谈、文本分析)、体验式教学和家庭教育实践
1999、2002年,复旦大学法学院国际政治系学士、硕士毕业;2002.7---2004.9获香港中文大学女性学学士后文凭;2010年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毕业。
专著:
《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中国特定政策领域中的性别主流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个体家庭iFamily: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家庭和国家》,上海三联书店,2013。
公众号“能量逗”创始人
人类学好有意思
评分刚好是遇到了家庭中的困惑,在书里找到了答案,或者至少是一种看问题的角度。有关婆媳关系、不受欢迎的老男人、第二个妻子之类的论述都蛮有穿透力的,特别是年轻女性的权力更多地来自于老年女性的让渡,这一点不能说是完全赞同吧,但很有见地。个体家庭的崛起是个人应对传统与现代共存的风险社会所运用的一种资源。独生子女更为个体化也更为依赖代际关系。
评分很久没有看中文的质性研究,相当不错的作品。加深对中国当代家庭的理解,包括家庭的居住模式(父母和年轻夫妇住一起),年轻夫妇如何界定家里人,个体和配偶父母之间的关系,老一辈、夫妇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争夺,家庭的权力结构,以及年轻女性的看似权力上升实则是建立在老人权力衰弱的基础之上。
评分刚好是遇到了家庭中的困惑,在书里找到了答案,或者至少是一种看问题的角度。有关婆媳关系、不受欢迎的老男人、第二个妻子之类的论述都蛮有穿透力的,特别是年轻女性的权力更多地来自于老年女性的让渡,这一点不能说是完全赞同吧,但很有见地。个体家庭的崛起是个人应对传统与现代共存的风险社会所运用的一种资源。独生子女更为个体化也更为依赖代际关系。
评分真的是尴尬,看不下去……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谁在你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