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卡夫卡 外国文学 弗兰茨·卡夫卡 文学 小说 审判 奥地利 奥地利文学
发表于2025-03-29
审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在约瑟夫·K.30岁生日的早上,他被闯入家中的两个陌生人逮捕了。但K.却不知道自己的罪名,也没有失去人身自由,只是需要定期接受审判。在这一年中,K.为了这场难缠的官司四处奔走,他求助于画家、商人、律师和神父等人,获得了许多有关法院和法律的信息,然而K.知道的越多,却越感到困惑和无助。直到31岁生日前夜,K再次被捕,审判落幕。
弗兰茨·卡夫卡(1883.7.3-1924.6.3)
1883年出生于布拉格
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转习法律,获博士学位
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利用业余时间写作
陆续出版《变形记》及《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等短篇小说集
1924年因病去世
1925年《审判》出版,1926年《城堡》出版,引发世界文坛震动
虽然卡夫卡那种漫无目的,毫无意义的细节描写令人沮丧,心像在文火上慢慢的烤着,这与约瑟夫•K在和“法院”漫长交涉中的感受应该别无二致。K因着莫名的原因(书中根本没提起过)被起诉,被审判,在生日的前夜被处以死刑,一切仿佛是生活开的巨大的玩笑,结出荒谬的花朵和苦涩的果实。終局,K感觉自己像狗一样,shame。 值得关注的是倒数第二章,监狱牧师对K的一席话:其实,受到欺骗和损害的是法的执行者,而不是被审判者。有趣。那始终未曾现身的高级法官是否存在?法的存在又有什么必要的价值?没有答案。合上书后,留下无尽的荒谬,空寂之感。
评分我依然记得在大学期间第一次阅读此书的感觉,一个人怎么就忽然间就成了犯人,他又怎么从荒谬感一步步滑倒自我怀疑,再到内心崩溃直至自愿受刑法,当我读完这一切时候我感觉到这只是小说的一种叙述手法,直至多年以后,我才真正知道,原来小说就是对现实最好的预言。
评分都说卡夫卡难读,其实一旦进入他的语境,就会发现他的语言逻辑非常清晰利落。特别是第7章,是全书的集大成者,也是逻辑最为严密的部分,当然也是对译者挑战最大的一章。所以在看文大的译稿时,真的非常惊喜,译文清晰流畅,当时是一口气读下去的,越到后面越是享受,完全忘记要校稿的事。所以这样来来回回重校了好多遍。嗯,每次都忍不住感叹,译者真厉害呀,卡夫卡真是个天才怎么夸都不够的!!!
评分最近读过的最难的一本,翻译帮了大忙,通读无障碍,感受卡夫卡怪诞奇异的小说写法。
评分都说卡夫卡难读,其实一旦进入他的语境,就会发现他的语言逻辑非常清晰利落。特别是第7章,是全书的集大成者,也是逻辑最为严密的部分,当然也是对译者挑战最大的一章。所以在看文大的译稿时,真的非常惊喜,译文清晰流畅,当时是一口气读下去的,越到后面越是享受,完全忘记要校稿的事。所以这样来来回回重校了好多遍。嗯,每次都忍不住感叹,译者真厉害呀,卡夫卡真是个天才怎么夸都不够的!!!
卡夫卡的荒诞感并不是来自世界本身的存在方式,而是非常私人的他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对峙关系。卡夫卡是个非常敏感又懦弱的人。在他大部分小说里存在的只有“我”和外部世界的那个力量。其它角色都只是外部力量的一部分。他既无勇气对抗也无能力讨好这个力量。剩下的只能是无止境...
评分第一次看卡夫卡,基本上是昏昏沉沉看完的,只有到最后教士出来的那一段小说才变得有意思,主要的故事情节很乏味,看书评比看正文有意思的多。 关于内容的解释,我比较喜欢的是《为自己的人》中弗洛姆的书评,这本书叙述的是一个梦境,是K的潜意识塑造出来的。因此情节才会...
评分真他妈是真理。 “不必把一切都认作是真实的,但必须把一切都认作是必然的。" 所以我们就生活在谎言中。 对体制操作程序了如指掌并照做的人,我们说他清醒。 对体制背后真面目看得透透彻彻并站出来斥责的人,我们说他傻。 对前二者心知肚明却讳莫如深的人,我们说他聪明。 这...
评分第一次看卡夫卡,基本上是昏昏沉沉看完的,只有到最后教士出来的那一段小说才变得有意思,主要的故事情节很乏味,看书评比看正文有意思的多。 关于内容的解释,我比较喜欢的是《为自己的人》中弗洛姆的书评,这本书叙述的是一个梦境,是K的潜意识塑造出来的。因此情节才会...
评分审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