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小说家,散文家。生于俄罗斯奥廖尔省一个贵族家庭。先后入莫斯科大学、彼得堡大学读书。留学德国,长期侨居法国,一生反对农奴制。著作丰富,长篇小说有《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等,中篇有《阿霞》、《初恋》等,散文集有《猎人笔记》、《文学与生活回忆录》、《散文诗集》等。他是俄罗斯语言大师,对俄罗斯语言规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等,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被读者们称为“时代的良心”,曾荣获但丁文学奖等多种国际奖项。
1927年初,巴金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笔名“巴金”。1928年,他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此后,创作了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杂记》、《忆》、《短简》等散文集。新中国成立后,巴金笔耕不辍。1962年出版的《巴金文集》(14卷)收入了其新中国成立前的作品。进入耄耋之年,巴金先生还写出了《随想录》等富于哲理的巨著。
在七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巴金共有一千万字的著作和数百万字的译著。其著作先后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海内外广为流传。2003年,国务院授予他“人民作家”的荣誉称号。
丽尼(1909-1968),原名郭安仁,湖北孝感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曾担任报社编辑、英文教员。定居上海后,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事创作和文学翻译工作。1935年与巴金等创办文化生活出版社,后在福建、四川等地担任大学教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从事编辑工作。1956年调广州暨南大学任中文系教授。译著有契诃夫戏剧《万尼亚舅舅》《海鸥》和屠格涅夫的《前夜》等。
《前夜》(1860)《父与子》(1862)在屠格涅夫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前一部描写贵族出身的叶琳娜嫁给贫寒的保加利亚革命者,决心同他一起为保加利亚的民族解放共同战斗的故事。后一部描写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夕新旧思想的斗争,塑造了新一代人的代表、平民知识分子巴扎罗夫的鲜明形象。
1853年的夏天,莫斯科河畔,乡间别墅,英沙罗夫来了。 伯尔森涅夫对叶琳娜说,他苦闷万分,“在我们中间,出色的人一个也没有。”然而总是有例外,比如英沙罗夫,便是个非凡的人。 开始的开始,叶琳娜并不觉得英沙罗夫有什么特别之处,慢慢地,她的心就为他高贵的理...
评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因沙罗夫的命运似乎与此诗类似。其一生努力在为祖国保加利亚从土耳其人中独立出来,不过在回国参加革命前夕生病,最终在回国途中逝世。 不过此书所重点刻画的不是他,虽然因沙罗夫是重要角色,但也只是为了表现叶连娜所出现的。屠...
评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因沙罗夫的命运似乎与此诗类似。其一生努力在为祖国保加利亚从土耳其人中独立出来,不过在回国参加革命前夕生病,最终在回国途中逝世。 不过此书所重点刻画的不是他,虽然因沙罗夫是重要角色,但也只是为了表现叶连娜所出现的。屠...
评分中午的时候母亲问我还记不记得老爸的徒弟,我说记得,老妈说,他有个女儿,生了一对双胞胎,家里失火,消防车好不容易开进去,才发现云梯是坏的,后来母子双双被活活烧死,只有大儿子在外婆家幸免于难。那个徒弟我是有映象的,九十年代时候到我爸的工厂做临时工,拜我父亲做师...
评分屠格涅夫的《父与子》给我的触动可以说是震撼的。作者简洁含蓄的文风与巴金先生精致的白话文翻译将一百多年前的俄国的社会清楚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这个崇尚理性的激进分子,否定艺术,否定形而上学,否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否定美,否定情感,否...
这两部小说我不是太喜欢,前夜人物有些生硬,变化太快我不太理解,父与子主角是一个我实在不觉得进步的“进步青年”,我对他极为反感,不过还算不错
评分比较喜欢前夜,父与子没啥感觉,虽然后者算是屠格涅夫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虚无主义者多有爱啊。
评分向星星送。经典之作!
评分比较喜欢前夜,父与子没啥感觉,虽然后者算是屠格涅夫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虚无主义者多有爱啊。
评分这两部小说我不是太喜欢,前夜人物有些生硬,变化太快我不太理解,父与子主角是一个我实在不觉得进步的“进步青年”,我对他极为反感,不过还算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