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再徘徊

历史不再徘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凌志军,1953年生,人民日报社主任记者、编辑。198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法学硕士学位。十多年来,以主要精力从事中国经济改革尤其是农村经济方面的调查与写作,遍访20多个省市区的乡村和城市。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大趋势》、《中国农村改革》、《瞬间与历史》等。

出版者:湖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凌志军
出品人:
页数:247
译者:
出版时间:2008-7
价格:26.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216055567
丛书系列:凌志军文集
图书标签:
  • 历史 
  • 凌志军 
  • 人民公社 
  • 共和国史 
  • 中国当代史 
  • 中国 
  • 社会 
  • 当代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凌志军文集: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所叙述的人民公社的历史,是20世纪中国乃至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凝重的一幕。作者是职业记者,为完成此书耗时七年。书中以人民公社二十七年来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为中心,真实地记录了人民公社产生、发展、终结的过程,描绘了人民公社历史上各种各样的人物;通过农村的历史透视当代中国的历史,通过农村的改革透视社会主义运动的改革,并作出颇有见地的分析。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人民公社是老一辈领导人思想中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方针与法宝。中国大地上几千年来,一直缺乏对个体农民的有效管理。也缺乏农村生产力的突破式飞跃提高。 现在社会主义来了,共产主义近了。中国人民解放了。农民翻身做主人了。以往的一切都要突破,农民的生活水平要大...  

评分

这本书回答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农民能够忍受饥饿和死亡?或者说,他们宁愿饿死也不愿在一个没有竞争和奖惩的组织里生产? 这本书不是编年体,也不是纪传体。也许是资料太过丰富,显得有些罗嗦,时常出现反复,大事件往往与小细节不协调地穿插在一起,显露出当...  

评分

读书笔记313:历史不再徘徊 55年毛批评邓子恢是小脚女人,推进农村合作化不力,首开利用意识形态的方式把持异见者打倒。而在之前,他一直告诫党内外不要冒进,不要急于建设社会主义,但是到了55年,形势起了变化,58年人民公社兴起,个人的巨大威望和农民希望过上富裕生活相结...  

评分

人民公社像是幼儿园,包产到户就如小学生,你说幼儿园还是小学好点,如果你农民想要进步,现在是你想进步也没那个条件了,毛主席想的长远啊!可惜农民吃不了那个苦,几十年过去了再去看看小岗村,现在的农业也成大问题了,工业依然弱 现在的农村搞什么农场,有几个是真在种粮?...  

评分

父亲和母亲在我现在的年纪,分别是生产队长和公社宣传干事,当日中国六千万大小官员中的两员。我对人民公社的兴趣直接来自对父母那一代人命运的关切。汉娜·阿伦特说,马克思根据阶级斗争重写世界历史,他的初衷是要寻找一种方法,使那些被官方历史排除在外的人不被后人遗忘;...  

用户评价

评分

记者写历史的一种方式,对于故事叙述的节奏有很好的把握。在知识性上,的确有很多当年的细节读了这本书才得知。以及作者是人民日报社的记者,透过报纸看社会,看时代也成为这本书的一个特点。读着读着总能想起李泓冰老师说的“人民日报和共和国的历史密不可分,它在历史上写过亩产万斤的稿子,但她付出过什么样的巨大代价?而在关键历史时刻,她又做了什么?”不读,真的不会懂呀。

评分

卢晖临《通向集体之路》:凌志军作为人民日报主任记者,提供了关于人民公社的上层考虑和内部争论的丰富资料,揭示了从发动合作化运动到最终成立人民公社的上层逻辑。(中国现代史这块,我总想起董国强老师的课,课堂氛围阴翳无言,板书零零散散几个关键词,许多要点欲言又止,学生如果没有提前了解相关知识,很容易就一带而过。相比高华老师上课时风声鹤唳的紧张,大环境已经够轻松了,一种故意营造的轻松)

评分

對歷史的回顧。結構有点散 ,分析失敗的原因有新意。

评分

文采与深厚人文关怀的的完美结合,值得一看

评分

近代人士在"大同"社会里的徘徊...话说内容有点历史灰暗系的感觉,怎么说呢,权当看一场黑白电影...历史本该如同艺术家画布上的景,从不因少了一种颜色而失去原本的色彩,存在的都是有意义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