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权利而斗争

为权利而斗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鲁道夫·冯·耶林

德国著名法学家,1818年8月22日生于德国奥利西。自1836年起,先后求学于海德堡、哥廷根、慕尼黑及柏林,1842年获得柏林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1843年,耶林在柏林大学任教,主要讲授罗马法,之后在巴塞尔大学(1845年)、罗斯托克大学(1846年)、基尔大学(1849年)、吉森大学(1852年)、维也纳大学(1868年)、哥廷根大学(1872年)任教。1892年9月17日,在哥廷根去世。著有《罗马法的精神》《法律的目的》《为权利而斗争》《罗马法发展史》《罗马私法的债务关系》等作品。

译者刘权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德国汉堡大学访问学者(2012-2013),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青年“龙马学者”,数字经济与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人工智能与网络法教研室主任。《财经法学》编辑。2017年入选北京市首批“百名法学英才”培养计划。在《中国法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发表评论20余篇。主持教育部、司法部、民政部、中国法学会、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省部级课题多项。曾获首届“应松年行政

法学优秀成果奖”、第六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首届“方德法治研究奖”、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30周年“优秀成果奖”等多个奖项。

出版者:法律出版社
作者:鲁道夫·冯·耶林
出品人:
页数:90
译者:刘权
出版时间:2019-4-1
价格:3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9732547
丛书系列:天下·博观
图书标签:
  • 耶林 
  • 法理学 
  • 法律 
  • 法学理论 
  • 法学 
  • 哲学 
  • 2019 
  • 法學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耶林一生的思想正如他的作品一样可以分成几个阶段:从历史法学派的捍卫者,到概念法学的追随者,再到利益法学的开拓者。耶林的法学作品中有三部特别引人注目:《罗马法的精神》、《为权利而斗争》和《法律目的论》,虽然它们并不一定称的上耶林*著名的作品,但却标志着耶林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

本版译著:

一.内容:以1913年德文版本译制而成,1913年版本相较德文第*版在少数段落与注释上有增删。增加了标题、说明性注释与附录。

二.章节:《为权利而斗争》德文原著用空行隔开,区分为六大部分。为了便于阅读,便于读者快速把握不同部分的核心思想,译者将译文分为六章,并根据内容提炼了6个中文标题。此外,在原著32个注释的基础上,增加了6个说明性注释。在译文后,还增加了2个附录,一个是耶林1872年在维也纳的离职演讲稿,另一个是耶林的生平及思想简介。因而,重译本的内容和其他版本不同。

三.翻译风格:本版更倾向于汉语阅读习惯,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一向喜欢文字的自己,第一遍,我是将它作为文艺作品来读的,实在是无法理解它为什么会成为法学的经典名著。只因为它的文字优美隽永,并充溢着理想主义的激情?只因为遣词造句的精美,使人心旷神怡?但研读之后,就不这样幼稚的认为了,其严密的逻辑和精深的法理分析,更使人如...  

评分

如果有老师再对我们问,侵权区分故意和过失有意义吗,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有”!然后装逼的机会来了,老师必然勃然大怒说我一学期侵权法白学了,然后我就这样回应他: 我们不是都读过耶林的《为权利而斗争》吗?他里面最核心的观点不就是——如果你是无意、过失、疏忽侵犯了我...  

评分

耶林的这部大作是薄薄的一册,却用了不少的阅读时间,总结的要点如下: 1.客观法与主观权利的相互支持关系 2.相互斗争的利益促使客观法的产生、发展 3.私权是整个法律制度的基石,因为国家无外乎是单个个体的总和,大体篇幅是为私权而斗争 4.区分主观的不法和客观的不法,对于...  

评分

耶林的这部大作是薄薄的一册,却用了不少的阅读时间,总结的要点如下: 1.客观法与主观权利的相互支持关系 2.相互斗争的利益促使客观法的产生、发展 3.私权是整个法律制度的基石,因为国家无外乎是单个个体的总和,大体篇幅是为私权而斗争 4.区分主观的不法和客观的不法,对于...  

评分

今天在网上和朋友争论一个观点,有一个法律界的朋友推荐了一本书,感觉甚为推崇与尊敬,我在网上一搜,却仅是一个六千余字的演讲稿,可是一但读起顿觉微言大义,不同凡响,作者是19世纪西欧最伟大的法学家耶林,要知道此文可能写于1872年左右,也就是距今一百多年以前,但...  

用户评价

评分

论证简单,文采斐然,读得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只不过其结论与论述在今日都已经被常识化了。另外,耶林论述的时候说:“史前时代曾有一种潮流,即把真实、坦率、忠诚、赤子之心、虔诚的信仰等所有美好的秉性,都赋予给了史前时代。在这样的土壤中,拳头和刀剑都派不上用场,无需其他驱动力,只靠法律信念的力量,法律就能枝繁叶茂。但是虔诚的史前时代正好相反,带着野蛮、残忍、不人道、狡猾、恶毒的特征,如今已人尽皆知。那种认为史前时代比其后的所有时代,更容易产生法律的观点,实在很难以让人信服。”对此想到的是孔孟推崇的尧舜之道,可做以后学到这里来了之后的一个参照。

评分

估计译者的意思是,法律制定出来了,就不应当随便不遵守。如果大家都以是恶法为由,不遵守法律,那就无法保障法律效力了,只能靠相关部门撤销、废除。

评分

法的形式就是现实斗争的缩影。

评分

卢梭说“一个国家越大,往往治理的越好,但某国除外”,耶林说“如果某个国家还保持着对成年人的严加管教,就不会得到尊重”。这本书如果翻译成“为权利而奋斗”就更好了,因为小可对阶级呀斗争呀这种词语感到恐惧!作者的观点还是值得学习的,可最后的译后记真心一坨狗屎,叫啥“为权利而依法斗争”,“即使是实质不合法的规则也不应轻易不遵守”,那还斗争个屁呀!耶林要为权利解决不法,这译者居然还在唱赞歌、拍马屁!

评分

在此版本之前存在多个版本:萨孟武的《法律的斗争》,王泽鉴在《民法总则》开篇引用了该版本内容,胡宝海译的《为权利而斗争》,郑永流的译本。总体而言,郑永流的流传更广,且更切近原文,但翻译比较晦涩,这是郑老师自己所称的追求“信”。相比而言,刘权译本更通俗易懂。读起来并不晦涩,难懂,值得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