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米丽·勃朗特(1818~1848),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之妹,安妮·勃朗特之姐。出生于贫苦的牧师之家,曾在生活条件恶劣的寄宿学校求学,也曾随姐姐去比利时学习法语、德语和法国文学,准备将来自办学校,但未如愿。爱米丽性格内向,娴静文雅,从童年时代起就酷爱写诗。184 6年,她们三姐妹曾自费出过一本诗集。《呼啸山庄》是她唯一的一部小说,发表于1847年12月。她们三姐妹的三部小说--夏洛蒂的《简·爱》、爱米丽的《呼啸山庄》和小妹妹安妮的《艾格尼斯·格雷》是同一年问世的。除《呼啸山庄》外,爱米丽还创作了193首诗,被认为是英国一位天才的女作家。
“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着,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毛姆
本书讲的是发生在呼啸山庄里而历经三代的爱和复仇的恩怨故事。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先生收养后,与其女凯瑟琳相互爱慕,并且反抗其子亨德利的专横暴虐。凯瑟琳因为和希斯克利夫社会地位的悬殊以及自己的虚荣心,接受了画眉山庄的主人埃德加的求婚。希斯克利夫愤而出走,三年后致富回乡,发现凯瑟琳已嫁埃德加,便对夺走他爱情与幸福的人进行残酷的报复,通过赌博夺走了亨德利的家财,使其儿子哈里顿成为奴仆,还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进行迫害。希斯克利夫的复仇虽然成功了,但他并未从中获得幸福。
1 、《呼啸山庄》与新派武侠 由于诸多杂事的牵扯,这部书竟断续花费了几个月时间才得以读毕。合上最后一页,凝神回味,心中首先浮起的是一种奇异之感:那就是它在某些方面有点近似(当然绝非等同于)早些时候读过的“新派”武侠小说。 并非有意随俗哗众以吸引视听——前些年,...
评分从前,以为读《呼啸山庄》最好的氛围,是狂风闪电的暴雨之夜;现在忽然觉得,要在故事表层的狂野不羁中,品出最深处的宁静如水的悲凉,还是要在雪落无声的冬夜读。 呼啸山庄,其实是一个成长与背叛的故事。 成长本身,就意味着对纯美童年的背叛,和对丑陋成人世界的妥协。凯...
评分这是我第二次读《呼啸山庄》了。羞愧的讲,重读《呼啸山庄》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第一次没有读懂。可更令我羞愧的是,第二次,我仍然不懂。 一个关于爱情和复仇,里面充满了歌特式的恐怖气氛的故事。可是在我读起来居然不疼不痒。是我笨么?当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的...
评分在重读之前我想不起《呼啸山庄》的任何好处。自然,希刺克厉夫的黑头发和黑眼睛,凯瑟琳的骄傲与疯狂,呼啸山庄的冷峻和荒凉是不能忘记的,也仅此而已——然而这差不多是小说的全部要素了。如果说托尔斯泰和福楼拜的广博使人敬服,那么这种情景剧般的简单结构便叫人惊异了。类...
评分刚好和我妈聊起来 她说“就记得 爱得没什么阳光 凄风苦雨倒是多”
评分爱情就像呼啸山庄(旧的译本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扣一星。比如把方言翻译成东北话,略出戏)
评分【2019106】多年之后重读,再一次被吓到。作品中的自然环境、人物性格及其情感模式、叙事风格等等,这一切达成的高度统一实在太令人惊叹了,这股至纯至性的酷烈之气真真是举世无双。然而内心里还是忍不住嘀咕:这同时也是一系列举世无双的“一面之词”啊……如果叙述者不是那个酷爱道德评判的老管家,而是“恶魔”本人呢?另外,有一些小时候没注意到的细节:老恩肖先生把希斯克利夫捡回家的时候说,“你还当真得把这看成上帝的馈赠,尽管黢黑黢黑,像是从魔鬼那儿来的一样。”出走多年的希斯克利夫被女管家描述为“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穿着一身黑衣服,黑面庞,黑头发。”所以……其实2011版的电影选了黑人主演才是真正的忠于原著吧。拉尔夫•费因斯和汤姆•哈迪他们哪里黑黢黢了?【喂】最后表示该版本的装帧是简体版里最好看的一个。
评分爱情就像呼啸山庄(旧的译本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扣一星。比如把方言翻译成东北话,略出戏)
评分上学时看过英文原版。很多年后重读,张氏夫妇的版本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十九世纪初英国文学作品的风味。整个故事波澜壮阔,适合在雨天窗台前慢慢品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