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与邓晓芒合作)等著作。近年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以及《帝国的惆怅》等。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主要内容是,200多年前,蛮荒大陆上的一群乡巴佬齐聚费城,为了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宪法吵得不可开交。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阴云与曙光同在,妥协与原则共存,谁都没有想到,最后磕磕绊绊通过的《联邦宪法》,日后会成为美国人的世俗《圣经》,影响遍及世界。
现在看来,事情可能好就好在当时大家都没有什么宏伟理想和绝对主张。理想是有的,但不宏伟;主张也是有的,但不绝对。不宏伟,就能务实;不绝对,就好商量。制宪代表的原则也很简单:以法治国,三权分立,保护公民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惟其简单,才是底线;也惟其简单,才可坚守。底线弄复杂了,就弄不清,也守不住。其实,一旦守住简单的底线,加上务实的态度,许多事情都好办了。
这本小书并没有太多的学术性内容,它只是简明扼要的讲述了美国制宪会议的进程。但它不是对麦迪逊关于制宪会议进程记录的机械缩写,因为书中有一些作者自己对制宪过程的理解。 当时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没有全国性的政府,债台高筑的州政府各自为政,虚弱和混乱不断地困扰着这个...
评分这是一本麦迪逊会议记录的简写本、整理本,反思也只是最后部分,是远远不足的,甚至有客套之嫌。 美国是当前最强大的国家,而且还会强大很长一段时间,何以强大,很多人都推崇其制度,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似乎都很先进。可它又是如此地矛盾,美国一样也会有人治,也会有...
评分易中天教授被他的批评者喻为“学术超男”。这个造词的好处,在于他形象地把“教授”和“超女”两个在社会上具有像征意味的身份和相应的现象集缩在一个称谓里,是一个很传神的比喻;它的问题是,也造成了一个误导,或者说立了一个错误的“靶子”,让批评和维护易中天教授的交手...
评分花两天时间看完了易中天的《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山东画报出版社),感受了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激动之余,发现易中天忽视了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即会议的前几天的内容——制定开会规则。易中天只是在此书的附录一“制宪会议进程与辩论纪要”中...
评分利用春节的假期打算读一本与历史相关的著作,去附近的通俗书店,便选定了这本《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美国宪法的诞生”这一选题肯定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而标题后半段“我们的反思”却很好的吸引了我。我想,如果能通过这些典型的历史事件得出有益于我们对现实的思...
附录中有会议每日纪要,不错
评分http://book.douban.com/review/1505505/
评分通俗版《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写得不好,就是堆砌材料。
评分读完对美国那一代人对人性的把握,对权力的限制值得我们反省
评分还是那些事,翻来覆去的。看太多遍之后,决定远离这个话题。再看就是浪费时间了,该悟的能力范围之内的已经差不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