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时代的韦伯
★ 美国政治科学协会主席
★ 提出“破窗理论”的公共管理权威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哈佛大学的教授
★ 1990年,美国政治科学学会詹姆斯•麦迪逊奖
★ 2001年,美国政治科学协会授予他“终身成就奖”
★ 2003年,美国总统小布什授予他“总统自由勋章”
★ 时隔20余年再版的政治学经典名著
★ 关于美国官僚体制如何运作,以及为何如此运作的经典研究指南
【本书获誉】
威尔逊是我们的韦伯,本书是他的综合性论著……作者笔调轻快但也不留情面且异常严肃地探寻了如何让一个国家运转的动因。——丹尼尔•P.莫伊尼汉,美国参议院
在对各级官僚政府的有趣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审视方面,本书堪称是个宝库。——R.科尔特•柯克伍德,《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对于那些尝试了解美国国家管理的美国人或其他国家的人,本书无疑是不二之选。——亚伦•韦达夫斯基,《洛杉矶时报书评》
精明的和创造性的综合推理,下笔千言,行文流畅,字里行间蕴含丰富的、引人注目的洞察力。——玛莎•德斯克,弗吉尼亚大学
威尔逊是一位思路非常清晰的思想家。在可预见的未来,几乎没有其他人能对如此纷杂的政府机构精通至此。——汤姆•彼得斯,《华盛顿人》
【内容简介】
詹姆斯•Q.威尔逊在掌握大量史料以及结合自身数十年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以通俗、简明的方式阐述了一种关于官僚机构行为的理论,呈现了美国诸政府机构——如美国军队、监狱系统、林务局、缉毒局、国务院、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环境保护局、社会保障总署、联邦贸易委员会等,以及国会、总统和法院系统——如何运作以及为何如此运作的生动图景,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关于美国官僚体制的重要且经典的研究指南。
【编辑推荐】
本书英文版第一次出版于1989年,国内曾在199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中文版,译者为张海涛等,译为《美国官僚政治:政府机构的行为及其动因》,属资中筠主编的“美国研究丛书”之一。此次的译稿是在2000年英文版的基础上翻译而成,收录了作者最新撰写的序言。作为美国官僚体制、政府组织机构研究的重要著作,上一本中文版距今已有二十余年,因此有再版之必要,而在新的序言中作者也介绍了过去20世纪最后十年中美国未改善政府机构管理所做的最新努力。
说实话,这本书是组织行为学的补充。 首先我们要知道官僚机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情,哪怕私企也是一样。怎么管理官僚机构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是玄学。 传统里,一般认为官僚组织热衷于自身预算和人事编制的扩张,然后不干活天天内耗。 但是其实我们忘记了,真的如果不干活的话...
评分管理不是真空下的事物,不同情境下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外部力量影响机构目标的权衡,机构事务自身的特点,也要求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这是我对这本书最大的感受。 老板的意志就是机构的意志。多年前《美国通史演义》中的一段内容,对我触动很大:英女王要给美洲殖民地派遣总督...
评分http://bizchedan.blogbus.com/logs/47197193.html 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崇言必行、行必果的圣人。郭士纳(Louis Gerstner)就不抱这样的幻想,他在<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一书中非常肯定:“人们只会做你检查地,而不会做你期望地。”经济学家关于委托-代理的博弈写了很多论文,组织的...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是组织行为学的补充。 首先我们要知道官僚机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情,哪怕私企也是一样。怎么管理官僚机构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是玄学。 传统里,一般认为官僚组织热衷于自身预算和人事编制的扩张,然后不干活天天内耗。 但是其实我们忘记了,真的如果不干活的话...
评分http://bizchedan.blogbus.com/logs/47197200.html 詹姆斯·威尔逊(James Q.Wilson)所著<官僚机构>开篇引用了一个经典案例。1940年,德军在六周内就击败英法比联军,创造“闪电战”的神话。但深入研究指出:战前联军拥有兵力和装备优势,获得了较充分的情报,德军高级将领认为...
体制完全不同,就像是在读另一个世界的东西一样。
评分听书待详解
评分经典作品。上一个一本是清华公管学院院长译的,可用但不好
评分“改变文化氛围就像迁移公墓那样艰难”,河南政府笑而不语
评分写得非常好的作品,英文原名为《Bureaucracy》应当译为《官僚体制》而非《美国官僚体制》——尽管全书绝大多数经验案例都是美国案例,但是作者的意图是试图解释政府性官僚结构运作的普遍组织逻辑,而不是只是关注某种美国/本土特性。能看出来作者非常熟悉组织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但是作者非常克制的选择了一种”自下而上“的视角,强调政府性官僚机构运作作为一种大型组织,最重要性质是其组织目标难以分解为具体任务,从此起点出发讨论了政府性官僚机构的运作逻辑,然后克制地指出美国官僚体制的“本土特性“首先为美国政体、其次为美国文化所塑造,认为美国的分权传统不断挑战官僚体制的程式化但也加剧了美国官僚体制的程式化倾向,但以隐含地放肆表示,存在着这一重深刻矛盾的美国官僚体制以其内部“本土特性”有效运作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