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丈广,1961年生,同志社大学文学部教授,专攻日本近代史与地区史,著有《明治维新与京都》《近代日本与公众卫生》等。
高木博志,1959年生,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专攻日本近代史,著有《近代天皇制的文化史研究》《近代天皇制与古都》等。
三枝晓子,1973年生,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准教授,专攻日本中世史,著有《比叡山与室町幕府》《祭拜京都天神的人们》等。
京都作为日本民族的精神原乡与文化象征,一直以来被人们赋予种种想象与寄托。然而,京都从八世纪的平安迁都发展至今的一千多年中,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因一成不变才成为京都,而是持续不断的变化使其成为京都。
现在关于京都的旅游宣传和京都印象大多来自近代。事实上,我们在关注京都作为中央、男性、天皇、贵族的象征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它作为地方史、女性、部落史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只关注作为皇权象征的京都,还应把它放在整个日本史和地域史中进行考察。
本书以“道”和“场”作为关注视角,从东海道、清水坂以及室町街这些有各种各样主题的“道”,到京都御苑、北野、北山、嵯峨野、岩仓等人们居住或聚集的“场”,从城市形态到节庆习俗,从战争灾害到商业营生,从日常生活到贵族文化,从文化传统到宗教信仰,分别将其放在历史流变中进行实地走访与考察,全方位呈现一个不断变化的、丰富多义的,耐人寻味的京都。
因为曾经在京都有过短暂的游览,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顺手拿了起来,想为下一次的游玩做好知识储备 。但是这本书,比我想象中的京都历史介绍书籍还要枯燥(此处非贬义)不如称为社科文献更为恰当。我想, 如果不是对京都的大街小巷和日本历史有过一定研究的非专业人士,请...
评分最初的“京都学” 文 | 三枝晓子 我产生把“京都”作为我历史研究对象的契机,是大约距今10年前。我在立命馆大学工作时就开始有关于“京都学”的想法。在这之前,虽然也有意研究“日本”的“中世城市”,但我本身却没有意识到我是在从事“京都”研究。作为学术研究或大学教学中...
评分因为曾经在京都有过短暂的游览,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顺手拿了起来,想为下一次的游玩做好知识储备 。但是这本书,比我想象中的京都历史介绍书籍还要枯燥(此处非贬义)不如称为社科文献更为恰当。我想, 如果不是对京都的大街小巷和日本历史有过一定研究的非专业人士,请...
评分本书以“道”和“场”作为关注视角,从东海道、清水坂以及室町街这些有各种各样主题的“道”,到京都御苑、北野、北山、嵯峨野、岩仓等人们居住或聚集的“场”,从城市形态到节庆习俗,从战争灾害到商业营生,从日常生活到贵族文化,从文化传统到宗教信仰,分别将其放在历史流...
评分794 年,桓武天皇从旧都长冈京迁都至平安京,即京都。由此,京都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开始转变为一国之都,并在此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不断地发展、演化,最终形成我们如今所憧憬与向往的京都。 然而,京都真的就是我们如今印象中的那个京都吗? 为此,日本三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小...
以为散文随笔,错了,文字版京都地图,街巷游文史导航,正正经经认认真真,靠谱。
评分从不同侧面展现某个领域中京都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作旅游指南有些牵强(尤其是不少并不一定好走、能走),但作为京都的精读材料可能更为合适。由于配图有限,指引功能也不突出,适于在本地居住、对交通和地理有比较深入了解、时间灵活的访客慢慢探寻。
评分與本人而言,是非常晦澀枯燥的一本書,閱讀體驗不好。
评分看到“耳冢”那一段还挺感慨的…丰国神社的丁字路口是存放了很多很多很多记忆的地方~还讲了很多街边石碑的来历,虽然讲得着实枯燥了些…京都迷不可错过的一本书啦。
评分没有体验,好多都看不懂,缺乏代入感 TT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