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斯拉瓦•辛波斯卡
当代至为迷人的诗人之一,享有“诗界莫扎特”的美誉。一九九六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史上第三位获奖女诗人。
一九二三年生于波兰小镇布宁。她擅长以幽默、诗意的口吻描述严肃主题和日常事物,以诗歌回应生活。二〇一二年二月的一个晚上,辛波斯卡在住宅里安然去世。在她的葬礼上,波兰各地的人们纷纷赶来,向诗人告别。
代表作《万物静默如谜》。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诗界莫扎特” 辛波斯卡传说中的首部诗集!
被时间隐没的传奇诗集,尘封近七十年,中文版首度面世,继《万物静默如谜》后又一经典诗集。
★你用书本、昆虫和树叶,教我什么是生命的清晨。
辛波斯卡的早期诗作,风格沉静阴郁,充满意象。在看似平凡的生活细琐中, 发掘其中浩瀚,将诗意提升到更深广的哲学意境,如战争、死亡、伤痛,向生命提问,悲悯动人。
★波兰文直译,力求传达辛波斯卡作品原貌!
应波兰文学基金会要求,诗歌全部由波兰文直译。译者林蔚昀,二〇一三年获波得兰文化部颁发的波兰文化功勋奖章,也是波兰国宝级作家布鲁诺•舒尔茨《鳄鱼街》的译者,其译本广受赞誉。
★李健、幾米、陈绮贞、许晴等推荐。
李健曾朗诵辛波斯卡的名作《墓志铭》,许晴曾朗诵《种种可能》。
★图书装帧 “金衣奖”设计师山川操刀,精装双封,印银烫白,随行小开本便于阅读。
------------------------------------------------------------
《黑色的歌》是一本被时间隐没的传奇诗集——这是辛波斯卡的首部诗集创作,却被尘封了七十余年。当年没有出版的原因众说纷纭:波兰历经二战的摧残,在种种动荡不安中,这本出道作品很难有机会出版问世。
直到二〇一二年诗人过世后,她生前信任的秘书和友人代为处理她的遗物。于是,收录了辛波斯卡大学时期(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八年)创作的《黑色的歌》,终于在世界读者的企盼下,于二〇一四年首度在波兰出版,其中还收录了辛波斯卡最初公开发表的诗作《我在寻找字》。
《黑色的歌》是辛波斯卡的首部诗集,收录了辛波斯卡大学时期(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八年)的诗歌创作。译者林蔚昀在对比辛波斯卡早期和中晚期作品时发现,有一些诗歌主题是有延续性的,换言之,两者是有对话性的。于是译者将《黑色的歌》收录的诗歌与辛波斯卡中晚期相关主题的诗...
评分 评分读完这本诗集,我只感受到沉重、压抑与悲伤。辛波斯卡的《黑色的歌》,收录了她的早期诗集作品。全诗集基本是关于战争的描述与厌恶,作者饱尝战争的痛苦,而诗便是她内心的呐喊与尖叫。诗中有“弹药”、“死亡”、“枪炮声”、“城市的焰火”等字眼,控诉着战争的罪恶。她在诗...
评分 评分第一眼看见《黑色的歌》这本书的封面,就喜欢上了这本书,我是一个封面党,所以毫不犹豫的就收藏了这本书。有人说,看封面买书的人,不是读书的料,买书也只是装饰,在我看来,作者用心的创作,出版社也要用心的出版,在这个书山书海的时代,封面是我们对于一本书的第一印象,...
装帧设计太差了,好好的一首诗被切割成好几页,太差了
评分告别辛波斯卡。这个人写出了一些好诗,但是被翻出了同样数目的烂诗,她的烂诗因为她的好诗而被认为是好的,那么下一步,她的好诗会因为她的烂诗而被认为是烂的。
评分用书本,昆虫和树叶,教我什么是生命的清晨。
评分【2019035】最近听了年轻的大卫鲍伊,还读了年轻的辛波斯卡,感受到了天赋的力量——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与“成长”相乘的时候,“天赋”是个很大很大的系数(好像说了一句废话)——少作之中所蕴含的最动人的品质,依然是轻盈、机敏和拥抱的姿势。要说不好呢也有一些,与浑圆优雅的成熟期相比,会愣一些,可是联想到二十几岁的年纪,又显得好可爱呀【喂】
评分【藏书阁打卡】 辛波斯卡可谓我最爱的诗人,所以一发现新诗集就买了。翻完之后有些失望,不过也是情理之中。 这本诗集毕竟是尘封70年的辛波斯卡早期诗歌,说明中后期的辛波斯卡也不是很认可,但是也有直视自己过去的坦然。于我而言,说明了大诗人也不是突然形成的,这本诗集就显得稚嫩,跟中后期的智性与优雅姿态的对比非常鲜明。而组诗这种形式的放弃,是不是有可能是普遍情况?挺想知道辛波斯卡从何处学诗,只是碍于波兰语的天堑,目前没发现有哪个中国学者研究。期待更多的辛波斯卡研究。 关于书,标价49.8,173页(有空白,一页经常半首诗,或是一节诗),辛波斯卡的诗也不难读,半小时可以翻完…… 不过想想特朗斯特罗姆十几首诗就可以出诗集,对这本诗集的处理我觉得应该理解。只是外国人出书的概念和中国人的期待显然有一些距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