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布政使家的女公子
2 天光初露
3 根是地下的枝
4 初去京都
5 归去别来太匆忙
6 好风如水上青云
7 文坛初涉
8 一枝素兰为谁开
9 “钞袭”与“闲话”的纷争
10 再赴京都
11 花之寺
12 江城梅花
13 最怜小女赋招魂
14 “八宝箱”之谜
15 衡山性灵
16 泰山神韵
17 独甲南国的副刊
18 汉阳劳军
19 花开元自春风
20 北平奔丧
21 山居的日子
22 告别故国
23 初到英伦
24 古韵
25 爱山庐梦影
26 心识菩提
27 诀别西滢
28 梦中敦煌
29 新朋与旧友
30 怎消几番风雨
31 故园箫声入梦来
凌叔华大事年表
参考书目及访谈资料
序言
精致女人说(总序)
侯秀芬
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时代,我无意把女人抬举到九霄云外,说补天的是女人,和亲的是女人,代父从军的是女人,慷慨就义的秋瑾、向警予是女人,民族命运全系在女人身上。但我心目中素有精致女人群像,故倡精致女人说。
何为精致女人?
精致女人是真的女人。真实,真诚,有真面目,真性情;自然而不做作,清新却不粉饰。真是善和美赖以存在的基础,真实则是一个人最有价值的品性。真的女人,用李白的诗来形容,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精致女人是善的女人。心地宽厚善良,善解人意,永存善意,常施善行。人们常说,善良的心是太阳,善良的意愿是连结社会的链条,而善良的行为,则是打开天堂之门的金钥匙。狄更斯说得更好:“善良的女性会把生活中的黑暗变成光明。”
精致女人是美的女人。美好,美丽,宛如艺术品一般,高品位,高格调,富于美感,关不胜收。是的,美丽固然是女人的真正特权,但女人的美丽不仅在于面貌,也不光在于姿态,而且还在于行为和心灵。那是一股魅力的辐射,一种气质的升华,一些可爱品格的综合。正如老托尔斯泰所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精致女人,是博大的女人。身为巾帼,心乃丈夫,大方,大器,大雅,识大体,怀大局,深明大义,有胆有识,敢打敢拼,大恨大爱,丝毫没有那类小女人小男人的俗气和小家子气。精致女人也是坚强的女人。坚忍,强健,坚贞不屈,胸怀抱负,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执着追求,富于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莎士比亚说的弱者你的名字叫女人,如果误用在她们身上绝对是诬蔑。精致女人同时还是智慧的女人,聪颖的女人,赋性灵慧,才艺超群,热爱生活也善于生活,尤其看重精神生活,有着丰富的心灵世界,感觉细腻而又敏捷过人……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精致女人没有缺点,弱点,没有痛苦。丁玲《三八节有感》一文里说:“我自己是女人,我会比别人更懂得女人的缺点,但我更懂得女人的痛苦。她们不会是超时代的,不会是理想的,她们不是铁打的。她们抵抗不了社会一切的诱惑和无声的压迫,她们每人都有一部血泪史,都有过崇高的感情。”诚哉斯言,精致女人丁玲,她道出了精致女人另一层的深度内涵。
总之,精致女人是艺术的创造,是大自然的杰作,是自我雕塑自我完善的妙品。精致女人像莫奈的《日出印象》,似张旭笔下的草书,朦胧,洒脱,丰盈,灵动,饱满而有立体感,魅力无穷又难于琢磨,可以远眺不可近视,最好大致地把握却不必详细分析。但她在,她们在,在场,在书中(比如秀韵天成凌淑华,一代才女林徽因,一代画魂潘玉良……),在世间,在这儿,在那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一不当心,她们便突兀地同我们擦肩而过,或亭亭玉立,远远地,向我们莞尔一笑。
精致女人中的杰出代表冰心说,世界若没有女人,真不知这世界要变成什么样子。的确如此,而我还想延伸她的著名说法:世界上若没有精致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七的“善”,十分之九的“美”。
最后,让我改动一下歌德《浮士德》中最后两句诗,作为序的结束语:
精致的女性,引导我们飞升。
1 布政使家的女公子
她坐在后花园的小山上,望着猫额状的夕阳,慢慢地被深灰色的西山所吞没,收起了它最后几缕灼目的光芒。
山,如同搁浅了的古船,静静地停泊在遥远的天边,失去了大自然如泣如诉的天籁。被暮色简化了的风景,勾勒出一幅姿容婉约而韵味无穷的剪影,那静穆的美,隐约着一派醉意朦胧的风景。
夕阳欲眠,归鸟上下翩飞,两个翅膀不停地拍打着远处近处的灯火,涂抹着一天的意兴阑珊的倦意,慢慢溶人暮色。
而她依然坐在岩石上,像一个虔诚的拜谒者,进入了一个惟神忘我的境界。山,在她的目光中不停地变幻着:或疏淡,或浓重,或清晰,或朦胧,或喧腾,或宁静,这是绘画要捕捉的最好的境界和语言。可是在她的目光里,有时感到清晰可辨,胸有成竹,令人兴奋和陶醉。有时转过身去,却变得意象散乱,一片模糊,形不成—个完整的画面。
这个时候,每一丝风声,每一声鸟鸣,对于她都是多余的,惟独窒息了—砌,她才能讲入至纯至美的境界。
困倦一阵阵向她袭来,她感到有些疲劳,不知不觉竟然睡去了。
—会儿,天上几只归巢的乌鸦,用穿透力极强的呜叫声,撕裂着寂寥的天空,蓦地把她从睡梦中唤醒。
她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怔怔地又去观看那蜿蜒的山峦。每到这个时候,她心里便响起母亲告诫的话:造物自有它的旨意,静心领略才会得到。
这—次她改变了—种观察方式。她先去用心测量山峰的高度,再去估算山势的坡长。那山体的颜色,也在她的目光中不停测试着:由银白到浅灰,再由浅灰到深紫,直到暮色加重。与升起的夜色渐渐叠加在—起。
有时候,她心里猛然发现了一茎萌芽,试图把它记下来时,那—束亮光迅速熄灭,随之黑夜翩然降临,脑海一片模糊。
她毕竟不是能够探测自己心灵感晤的年龄啊!
整整—个下午,她陷入—个苦思冥想的境地。梦想使她尝到了足够的伤害,她的心情又懊丧起来。
“宝贝儿,快回去吧,天都黑了,妈妈还等着你吃饭呢!”佣人张妈到后花园来找她了。
叔华打了—个呵欠,站起身来,摇了摇头不想回去。
张妈问:“你在这儿干什么,吃饭都忘记了?”
叔华说:“看山。”
张妈说:“山有什么好看的?”
叔华说:“那是我的功课。”
张妈不解地嗫嚅着:“做功课不在大先生书房,跑到这儿一待就是半天,这是哪门子功课。她拉起叔华的手,一起回到妈妈的房里。张妈意犹未尽,又对她的母亲李若兰说:“小十一到小山上就坐半天,是不是鬼魂附体了,快给老爷说说,派人到东岳庙进进香吧。”
母亲说:“不用管她,你去给她用饭吧。”
这天夜里,母亲又和叔华说起外曾祖父五十岁才开始作画,一时间竟成了广东绘画名家。爷爷二十多岁就造出了快艇、水雷,轰动了两广总督衙门。她鼓励叔华说,绘画是一生的事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一种顽强的精神才能成功。你现在还小,长大后自然就明白了。那——夜,叔华失眠了。
六年前,凌叔华落生在京城史家胡同这座官邸里,那一天是光绪二十六年正月二十五(1900年3月二十日),虽然京城正闹着义和团,但那一天京城异常宁静,凌府上空飘着一团绚丽的彩云,全家人立刻意识到,这是地生瑞气。天绕祥云的吉兆。
然而,当张妈兴冲冲跑去报信时,老爷凌福彭没有因添生而有些许激动,却叹了口气说:“又是个女儿。既然你们都说是瑞气临门,那就叫瑞唐吧。”
叔华这个名字,因在同母姊妹中居三,于是沿用古人伯、仲、叔、季习惯排序,起了这个名字。她走上文坛后便以此名行世。
凌叔华原籍广东番禺彬社金鼎乡(今广州黄浦区深井村),然其祖上则是福建莆田人。宗祖凌震,南宋淳祐进士,知广州,兼领岭南东路经略安抚使,致广东都统,景炎二年(1277年)十二月,在抗击元兵战斗中,死于广州城东东圃,葬于古鼎冈。其子凌方名随落籍于此,是为凌氏之始祖。
累经元、明、清诸朝,凌氏在金鼎“景客”一支,到凌叔华这一代,已是二十一世了。她的曾祖父凌梓是—位富商,共有八子。祖父凌朝赓,号作朋,亦是当地巨富,他悲情乡民,慷慨解囊,有“凌义士”之誉,可惜天不做假年,活了不到三十岁就故去了。
父亲凌福彭,原名福添,字仲桓,号润台,清咸丰六年丙辰(1856年8月30日)生,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进京会试中进士(二甲第三名)。同榜有康有为(二甲第二十七名)、胡思敬、曹汝霖等。朝考殿试后,授翰林院庶吉士,补户部主事,接下来由天津知府、天津道、保定知府、顺天府尹,一路飚升到直隶布政使。他先后娶过四房夫人,育有十五个儿女,凌叔华排行第十,小时候人们便称她“小十”。凌叔华的生母李若兰是三夫人,生有四个女儿,叔华位于第三。
凌叔华母亲李若兰是广东三水人。四岁的时候父亲带她到广州给亲戚贺寿,晚上到珠江码头看灯火,在人山人海的穿游中。谁知到了码头女儿却不见了。父亲一连找了三天,仍杳无音讯,一年后因心脏病逝世。
李若兰失踪后被人卖到了潘家。
潘家在广州是有名的十三行富商,其先祖潘文岩在清乾隆年间由闽到粤,落籍番禺龙溪乡,因在广州荔枝湾开“同文洋行”而致富。潘家代代相传,因因相袭,在清末广州“四大家族”中仍居于卢、伍、叶家之首。这“四大家族”几乎垄断了港埠全部大的货船,并拥有大量房地产业。
潘少奶奶是潘家的惟一儿媳,她的丈夫几年前因病亡故,潘老先生发现这个儿媳在经营上比儿子过犹不及,于是便把全部经营权交给她去掌管。
李若兰被卖到潘家后,很快博得潘少奶奶的喜爱,把她收为养女。她一头秀发,性情活泼,深得潘家人欢心。潘少奶奶每天都给她精心梳妆,还送她到私塾先生那里读书,有时还带她出席社交宴会。
第二年她的母亲找到了潘家。
潘少奶奶对其母非常同情,她说留下李若兰对她不公平,让
她离开这儿同样也不公平,最后潘少奶奶让李若兰自己拿主意。
李若兰离家一年,几乎忘了自己的母亲,她只是天真地摇了摇头。
就这样,李若兰在潘家留了下来。
后来她们两家像亲戚一样来往。母亲想女儿的时候,就到潘家住上几天。
十七岁那年,是李若兰人生的—个拐点。在潘家她认识了在京城做官的凌福彭,在亲朋的撮合下,很快便下了这门亲事。
那是—个春天的清晨,潘老先生告诉儿媳,今天晚上他要请一位贵客来家吃饭,给潘家题写匾额。他是京城的要员,亦是潘家同乡。他京考中试后,被恭亲王选用,是京城炙手可热的红人。他写得一手好字,许多人因求到他的字而视之为莫大荣幸。他这次回家,是为父母扫墓,几天后便返回京城。
这个客人便县后来成为凌叔华父亲的凌福彭。
饭后凌福彭在潘家书房题写匾额,并观赏潘老先生收藏的字画古玩。谈话间,凌福彭还知道潘少奶奶的父亲曾是他幼年的私塾先生。潘少奶奶把养女李若兰叫来,拿出珍藏的字画让凌福彭观赏。
当李若兰打开画轴的时候,那双白晰柔嫩的手,立刻吸引了凌福彭的目光。他仿佛不是在看画,而是在欣赏这双圣洁的手。他有些心醉神迷,一股莫名的火焰向他袭来。告别潘老先生的那一晚,他几乎沿有合上眼睛,李若兰的倩影一直在他眼前映现。
几天后,潘老先生的表妹送上凌福彭的婚帖,说凌是她的侄女的丈夫,她的侄女因病不能生育,李若兰愿不愿做他的夫人。
潘老先生与潘少奶奶考虑了两天,谁也拿不定主意。潘少奶奶把李若兰叫到自己房里,听听她的意见。李若兰羞于启齿,只说_切都要依从“母亲”意见,她也欣赏凌先生的书法。潘少奶奶明白,李若兰并不反对这桩婚事。
又过了一天,潘老先生的表妹告诉潘少奶奶,恭亲王拍来电报,催凌先生返京,要赶快订亲。当凌家送来彩礼后,潘少奶奶便把李若兰打扮成新娘子,带上备好的嫁妆,随凌福彭乘轮船启程北上。海天苍茫间,李若兰第一次尝到人生别离的痛若。
那一年,他们在浩瀚的大海里,客轮如一叶扁舟,载沉载浮,整整走了—个月。
凌叔华不到两岁的时候,父亲凌福彭被任命为天津知府,第二年九月,去接受被八国联军占领的天津。
父亲刚上任的这一年冬天,受命创办北洋工艺学堂。他拟定工艺学堂章程,到天津旧城东南贡院及草厂庵选址,勘察地形,动迁民房。北洋工艺学堂开办时,他亲赴考场主考,二月一日正式开学。学堂以培养工业人才为宗旨,三年毕业。该校后迁到新开河黄纬路校址。是那时全国仅有的十几所大学堂、高等学堂中之—所。
一事刚了,一事又来。北洋工艺学堂刚刚开学,父亲又接旨创办天津商务公所,他“督办一切”,华世铭、刘承荫为公所襄助,卞荫昌、王竹林、宁世福、幺联元为董事。他申明商务公所宗旨时说:“馑遵宪谕脱去官场习气,饬令各抒所见,务使官商联为—体。”可见当时天津商务局衙门气十足,无法起到振商保商的作用。尽管商务公所只存在一年半,但从其微弱的职能中,却起到“创商会之先声”,开始向新的民族工商业转化。
父亲那时在天津推行清廷“新政”,他身兼数职。忙得与家人难得见上一面。在创办商务公所的同时,他又受命狱政改革,带人到日本的东京、士谷、巢鸭、大阪、崛川等监狱考察,历时半年。他在上书袁世凯时说:“方今各国环峙,非修内政无以定外交,内政之要,首在刑律。监狱一日不改,则刑律一日不能修。”又说“讲求工艺以辟其生机,修设刑律以宽其手足,明罚敕法,禁民为非。监狱中多一囚徒,则闾里少一匪类;工场中多一手业,则廛市少一隋民,似于治理不无裨益。”
袁世凯批示凌福彭,由他与南北巡警局推动狱制改革,并划拨城郊校军场为场地,一年后天津习艺所建成,父亲兼任习艺所首任总办。天津习艺所的建立,犯人不再到边远的地方流放,而是在本地狱中服刑,悔过自新。这不仅使犯人学习制作地毯、布匹、木器、麻绳、造纸、裁缝等生产技能,创造自身价值,也减轻了国家负担。便是对刑满释放的人,到社会上有一技之长,亦可自食其力,减少社会危害。他的举措是中国监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变革,开创了清王朝狱政革新的先河。
六岁那年,凌叔华跟母亲回了一趟广东故乡金鼎。
金鼎村是珠江下游流水冲积而成的一座岛屿,它北临长洲,南临新坑,西临黄浦,是个山环水绕的小岛,进出全靠船只摆渡。太阳升起的时候,那个小岛像祖母绿一样,在水中闪闪发光。
凌叔华家的祖屋在小镇中约坊上街,是祖上留下的百年老宅,父亲年轻的时候就住在这里,也是他读书和求取功名的地方。村前有一条叫赤坎河的溪水从脚下缓缓流过。小镇南边不远处,是兜肚环狭小的港湾,有几只小船停泊在那里。它的背后是一片绿色蕉林。前边是一片金色的沙滩,那沙滩松软如水,一把细沙过手,掌上便闪烁着无数金色的星子。
从春天到夏天,凌叔华在这里—住就是三个月。
她去得最多的地方是邻居四婆家和兜肚环这片金灿灿的沙滩。
从前兜肚环经常有货船和游艇停泊,据说在一次暴风雨之后,有几只船被吹上沙滩,河水变浅,从此船只再也进不来了。弃绝在那儿的几只木船,村里人谁也说不出它搁浅的年代。
有—次叔华和邻居小孩到这儿捉迷藏,她躲在一只破船底下,不知不觉睡着了。她梦中还看到山上的云朵,奔马般地从她眼前跑过。
还是四婆发现并把她领回家去,同时把她梦中的情景告诉了她的母亲,说那是齐天大圣显灵了,要叔华跟她到山上庙里烧香,这样才可消灾,乞求天神保祐。
母亲特意到街上买了一篮水果,求四婆带叔华到山上庙里烧香还愿。
四婆把叔华带到山上的三圣庙里,在齐天大圣的香案前,挂满了成百上千信徒的名字。按着四婆的指点,叔华给那个金脸神像磕了三个头,然后请庸祝为她写了“契女凌叔华根基百拜”的红纸字条,求齐天大圣驱逐鬼怪,保祐一生平安。
凌叔华谢过庙祝。把“上契”纸条恭恭敬敬挂在香案前。
四婆是同村的邻居,—个人住在祠堂后面的小屋里。她非常喜欢叔华,有时买了鱼做菜,总是把叔华叫去同吃。她的女儿从广州城里回来,特意给叔华买来香皂做的洋娃娃,八姐还为洋娃娃做了一身新衣服。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