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文明

商文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光直(1931-2001年),男,原籍台湾,在北京出生。当代著名的美籍华裔学者,人类学、考古学家。2001年因帕金森氏症在美国麻塞诸塞州去世。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美]张光直
出品人:
页数:448
译者:张良仁
出版时间:2019-1-1
价格:82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63854
丛书系列:当代学术
图书标签:
  • 张光直 
  • 历史 
  • 先秦史 
  • 考古 
  • 考古学 
  • 商代 
  • 中国史 
  • 人类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商,在周代文献中首先是取得王朝地位的王室的名字。它是被商王室统治的国家的称号,也用以称呼商国人民及其他同时代人民所创造的文明。商还用来称呼中国历史上被商王朝统治的那一时代。本书从传统历史文献、青铜器、卜甲和卜骨、考古学、理论模式这五个角度切入,依据已知的考古发现和文献材料,力图全面呈现商文明的各个方面。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不是书评。边读边记,以备他日查阅。仅作分享,或对后来读者有所帮助。复制至豆瓣时排版有所混乱。】 绪论 探索商代历史的五条途径 武王克商的年代学 刘歆:公元前1122年,太极上元后142109年(汉元年=太极上元后143025年) 一行和尚:公元前1111年 高本汉、陈梦家、雷海宗:...  

评分

还没看完,但找到两个翻译错误。第270页。 Lamma Island:南丫岛 Lantau Island:大屿山(岛) 希望以后再版的话能改正这些错误 石壁石刻也是个景点,大家有兴趣去大屿山玩的话可以去看看 一百四十个字才能发 一百四十个字才能发 一百四十个字才能发 一百四十个字才能发 一百四...  

评分

【不是书评。边读边记,以备他日查阅。仅作分享,或对后来读者有所帮助。复制至豆瓣时排版有所混乱。】 绪论 探索商代历史的五条途径 武王克商的年代学 刘歆:公元前1122年,太极上元后142109年(汉元年=太极上元后143025年) 一行和尚:公元前1111年 高本汉、陈梦家、雷海宗:...  

评分

张光直先生的这部书是1980年写成的,其综合了已发掘出来的有关商代考古学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古典文献,较为全面地重构了商文明的图像,并对商的统治和经济政治等问题有精彩的介绍,最后落脚于商在文明演进中的地位的讨论。学术性和可读性兼具,经典之作,值得收藏。

评分

【不是书评。边读边记,以备他日查阅。仅作分享,或对后来读者有所帮助。复制至豆瓣时排版有所混乱。】 绪论 探索商代历史的五条途径 武王克商的年代学 刘歆:公元前1122年,太极上元后142109年(汉元年=太极上元后143025年) 一行和尚:公元前1111年 高本汉、陈梦家、雷海宗:...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竟读出了张先生对这个“故园”的大爱来(把殷商史拔高到商文明),我好羞耻。先生浪漫又热情,不说什么学术的事了,读就对了。

评分

考古学中,田野考察固然重要,因为获得的都是原始的第一手资料,但是其实精华部分在后续对于原始材料的整理、分析、判断、推理上,特别是缜密的逻辑思维的推理判断非常重要,也是考古工作的出彩之处。论述的商王族内部分立和继承制度以及最后论述“三代”重叠性最好,创新性最强,可见科学学科之间并无不通之处。非专业人读这本书并不吃力。翻译方面,我发现英语中的从句在翻译的时候很多人都处理不好,翻译痕迹很重,本书采用的方法是作为插入语使用,也很生硬。

评分

早期文化并非立于一座孤岛之中,而夏商周的历史更大的可能是平行的,而不是以前认为的交替出现。商的乙-丁制很有可能是周昭穆制度的前身,有理由认为商的制度和周的制度有一定的延续性。

评分

《商文明》从安阳遗址、二里岗遗址以及其他遗址的甲骨文探讨商朝历史的演变过程。作者认为商朝王位的继承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兄终弟及,而是由王族不同派系代表交叉上台,即轮流上位的商王不是兄弟关系。作者这样的观点很大胆,但是仅仅凭借甲骨文上关于商王的名字就做出这样的判断,显然证据还是不够的。此外作者还探讨了夏商周之间的关系,认为夏商周是同时并存,至少夏商或者商周是同时并存的,夏强势崛起时,商是作为夏的方国存在,同样商崛起时周是作为商的方国存在,他们在文化史相互交流,所以夏商周三代文化具有同源性。

评分

考古学中,田野考察固然重要,因为获得的都是原始的第一手资料,但是其实精华部分在后续对于原始材料的整理、分析、判断、推理上,特别是缜密的逻辑思维的推理判断非常重要,也是考古工作的出彩之处。论述的商王族内部分立和继承制度以及最后论述“三代”重叠性最好,创新性最强,可见科学学科之间并无不通之处。非专业人读这本书并不吃力。翻译方面,我发现英语中的从句在翻译的时候很多人都处理不好,翻译痕迹很重,本书采用的方法是作为插入语使用,也很生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