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岡孝二(1944—2018),畢業於香川大學經濟學部。日本經濟學傢,關西大學名譽教授。長期擔任“大阪過勞死問題聯絡會”會長,推動瞭2014年日本《過勞死等防治對策推進法》的製定。研究方嚮為股份公司論、企業社會論和工作時間論。主要著作有《企業中心社會的時間結構》《日本經濟的選擇》《弄虛作假的財務結算》等。
米彥軍,齣生於1970年,現任山西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嚮為日本文學、日本思想史、日語詞匯學。主要著作有《德富蘇峰的右翼思想研究》《解說平遙》(譯著)、《日本新地方財政調整製度概論》等。
從歐洲到美國,從日本到發展中國傢,人們曾經期待的“休閑型社會”並未到來,“過度勞纍的時代”卻開始瞭。為何生産力在發展,人們卻越來越疲於奔命?物質享受越來越豐富,業餘時間越來越少。其根源在於社會結構還是個人心理?貧富差距、交通安#全、性彆歧視……過勞現象摺射齣現代社會的諸多問題。
本書從全#球化、信息技術、消費社會、管製放鬆等角度,分析瞭過勞背後的社會動嚮,指齣現代人的普遍心理特徵,並介紹瞭荷蘭、美國以及日本等國傢為解決過勞現象而作齣的嘗試。關西大學經濟學傢森岡孝二以大量數據、詳實案例立論,集十數年研究成果之大成,為我們披露過勞時代的實貌。
毕业后工作八年了,印象里就没有见过傍晚的太阳,加班到十二点是常事,到十点都不算加班,一直被这个时代的主流观念“拼命工作,拼命赚钱,实现人生价值”洗脑,读完这本书,深受触动,新建了一个小组:“我们要八小时工作制!”。 先给这个小组打个广告: 150多年前,八小时工...
評分 評分全文看下来 里面的数据都是比较老的数据,数据时间大都在20世纪末 21世纪初,不过我想,也就是因为这些数据时间沉淀够久,研究起来才更加客观科学,个人突然想到的一个原因。里面最让我眼前一亮的观点,即是为什么现代社会会出现过劳现象,依照恩格斯的设想,工业社会生产力提...
很像當下中國,在996問題當口看瞭此書,感觸頗多,但分析缺乏力度。
评分10年前的日本對現在的中國很有參考價值
评分一篇中規中矩,但並不多充實的調研報告
评分嚴肅的資本主義社會現實,有一些觀點和角度挺有意思的,比如菜園傢庭社會的烏托邦概念,不過這個係列不會買瞭,數據太舊,對現時沒有參考價值
评分用大量事實和案例說明,隨著通訊設施的便捷,工作已成為可以隨時待命隨地可加班的存在,有些人為消費而過勞,有些人為“投資”而過勞。這本書最好的地方在於,除瞭事實調查,在末尾給齣瞭一些實際的解決方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