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東
黑龍江省勃利縣人。1984—1994年於北京大學中文係讀書,獲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中文係現代文學教研室主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1996年赴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部擔任共同研究者,1999—2000年赴韓國梨花女子大學講學,2003—2005年赴日本神戶大學講學,2016年被聘為日本城西國際大學客座教授。2001年入選北京新世紀社會科學“百人工程”,2007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纔支持計劃”。2016年任北京大學人文特聘教授。
著有:《陽光與苦難》《象徵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史》(閤著)《記憶的神話》《20世紀外國文學專題》《鏡花水月的世界》《從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紀的小說與小說傢》《漫讀經典》等。
文學是為人類總體提供持久的“激情的養分”的文化形式,也是人類的生命個體通過對文學經典的閱讀藉以審視自我確立生命意義的藝術形式。本書呈現的是一個專業讀者在閱讀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以及學術研究著述的歲月中留下的思考印跡,試圖摺射齣一些20世紀中國作傢、學者審視生命自我、文學本體、社會曆史等具思想性和審美性的命題。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鬱達夫與(江浙)現代風景的發現啓發尤多,也可適當移用到民國之後的西北邊疆開發過程中的一些文人遊記與民族誌中,也與國族構建有關。“陽颱”的空間發明很深入,甚至類似貼著文本的某種精神分析。此次重讀,在後麵的訪談閑聊中發現吳真挺會帶學生的,方法性的指導與示範,可以與王風對學生論文寫作的態度(在某篇古琴相關的訪談中提到)閤看。莫名想到賀鑄詩,彩筆新題斷腸句。雖然此處題目或更近義山,“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
评分對於現代文學的漫談,因而也少瞭學院風的文獻理論爬梳,所以看起來很輕鬆。 對文學的理解視角也很獨特有趣,比如有一篇特彆談瞭張愛玲作品裏的“陽颱”,分析的非常精彩。陽颱既是“居室內部空間的延伸,又是外部城市空間的一部分。”
评分對於現代文學的漫談,因而也少瞭學院風的文獻理論爬梳,所以看起來很輕鬆。 對文學的理解視角也很獨特有趣,比如有一篇特彆談瞭張愛玲作品裏的“陽颱”,分析的非常精彩。陽颱既是“居室內部空間的延伸,又是外部城市空間的一部分。”
评分讀起來很輕鬆,也很有啓發。在這種特殊的時候讀書,能讓人心情非常平靜
评分建構,建構,建構。“揭示”著建構卻從不為建構的書寫感到自疑惶恐。隻是齣離地想到——學術最終的無法自洽,是語言的慣性空洞,是無明還是虛僞,唯一的答案,隻是生存罷瞭,隻有過去的經驗和安全,所謂傳統,經典。誠實的是,文明的碎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