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不风,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早年为电子刊物《读品》撰稿,现任职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关心正义、自由、心灵的本质、身心关系等基本哲学问题,亦好读杂书,于政治制度之形成、社会变迁之由来尤感兴趣。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的二十余篇文章,分为“知识与信念”“自由与责任”“学术与政治”“民族与世界”四个篇章。杨不风在其中研读经典,剖析大众文化,观察现实社会: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海德格尔到《黑客帝国》《攻壳机动队》,他思考深刻问题但拒绝枯燥,关注流行文化但拒绝肤浅;他讨论公共议题,不惧争议,聊难民危机与种族主义的复兴;更从书斋走向街头,踏遍德国小城的书店、亲历德国学生运动,将私人的丰富体验带入象牙塔中的思索。透过这些文字,我们或可一窥多元社会中的现代人共同面对的价值困境,并于其中为自身所经历的困惑寻找解答。
·
对公共问题的审慎关注,良好的专业训练,使得杨不风君对“蔷薇花与十字架”的问题有着持续思考,直面而非回避“象牙塔与十字街头”的张力。
——王晓渔
···
【编辑推荐】
◆“知识与信念”“自由与责任”“学术与政治”“民族与世界”之间的撕裂和冲突是青年学者杨不风萦绕于怀的问题,也是处在多元社会中的我们共同面对的价值困境。透过本书的二十余篇文字,我们或可窥见当代青年学人精神世界的雪泥鸿爪,并照见自身经历过的痛苦与挣扎。
◆从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海德格尔到施特劳斯、施密特、刘小枫,杨不风通过对经典文本的研读,凭借多年的良好学养,与这些著名学者对话,并借由这些理论资源,评议公共议题。
◆杨不风研读经典的同时,不忘观照大众文化,一改哲学的严肃面貌,透过生动晓畅的语言,借动漫、交响乐、小说、足球、学运等丰富有趣的议题来阐发自己的思考,兼具深度与可读性。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公共生活中除娱乐外,真正能沉淀下来的富有启发意味的言论或主张,可谓少之又少,无论国内境外,都难避免。然而,到底还是存在某些值得商榷的公共议题,而且短时间内不易达成共识,这种情况下,它们应该如何展开?老一辈学者中,不少人眼力和见识都达相当水...
评分理性与感性 选择这本书,一是源于这本书的标题《蔷薇花与十字架》,因为它立即让我想到了一个我喜欢的乐队——枪炮与玫瑰乐队,还有一位我喜欢的诗人萨松的一句诗歌: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另一个原因就比较单纯:封面设计很好看,让人想到淡淡甜甜的棉花糖,特别诱人。 翻看书,...
评分蔷薇花代表了理性,而十字架则象征着信仰,以这两个主题为基调,《蔷薇花与十字架》收录了杨不风的二十四篇哲学随笔,并分为“知识与信念”、“自由与责任”、“学术与政治”以及“民族与世界”四个章节。从耶稣到尼采、从《威廉·退尔序曲》到《攻壳机动队》,杨不风探讨了多...
挺可爱的一本书,好读、清爽。可以想象,作者写作它们时所处的读品小组一定很有意思吧,可惜这股风气没能顺势而上。在今天,这本书能出版真的不容易,为我们为之努力的明天(最小公约数)加半星。
评分书籍的阅读和文化的传播,是一项对民众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需要铺设便利的通道、进行长期的引导才能有所进展,而不是通过一两个广告吼一嗓子就能有所改观的。
评分门槛较高的科普向学术读物,洛维特那篇绝赞
评分青年学人是否还有介入公共生活的可能?本书可算作对转瞬即逝的公共空间和微弱而少量的自由的一点纪念,弥足珍贵。
评分《读品》朋友杨不风的著作,他是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山大学哲学系。 本书是他十年来的文章,书名蔷薇花与十字架分别象征理性和信仰。这本书虽然不厚,却自有分量,书中不少篇章,很见洞察力,关于德国/历史与哲学都让人有收获。自然,也让人想到《读品》岁月,那个肆无忌惮读书思考的岁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