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瑟而歌:如何理解新诗》通过分析林徽因、穆旦、顾城、海子、马雁等几位优秀汉语诗人及其诗歌,提供理解新诗的有效路径,希图使读者面对一首陌生的诗时不再胆怯和无所适从,而面对熟悉的诗时,也可以恢复济慈所说的“消极感受力”——在美面前,一个人有能力经受不安、迷惘、疑惑,而不是 烦躁地务求事实和原因。
本书是waits继《既见君子:过去时代的诗与人》之后,谈论中国诗的第二本小书,这次谈论的是尚处于未完成的新诗。倘若我们能藉此辨认出那些值得信任的诗歌,体验它,探索它,被它充满,被它许诺,我们将有所收获,这收获不是知识上的,而是心智和经验上的,像经受了一场爱情或奇异的风暴,我们的生命得以更新。最终,我们在由那些最好的母语诗人构筑的汉语山河中,继续分享和延展因他们的存在而变得更为广阔的中文。
法国哲学家皮埃尔·阿多在《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这本对话录中,提出一个观点,即认为在古代哲学家的眼里,哲学并不是一种理论思辨和话语体系,而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和态度。阿多说:“古代哲学作品的撰写并不是为了展现一个体系,而是为了产生一种培育的效果。”“哲学,正是切...
评分(2285字)在《取瑟而歌》中,作者张定浩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几位新诗诗人:林徽因、穆旦、顾城、海子、马雁,从“所有的诗歌都是可解释的”角度,帮我们分析这五位诗人及其作品。在作者眼里,可解释,并不意味有着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说,“这首诗正在向我们发出邀请,邀请我们动...
评分取瑟而歌,很美的名字。 如果不是从豆瓣的推荐里看到,我真的不会有勇气拿起这样一本书。因为很少读现代诗,自认很难领悟到诗歌文字的美感和韵律。并且,读诗太难了,要有绝对沉寂的心境和安静的外部环境,或许是沐浴更衣内外皆净才能捧起如建筑如玑珠的文字,才能在文字神奇的...
评分取瑟而歌,很美的名字。 如果不是从豆瓣的推荐里看到,我真的不会有勇气拿起这样一本书。因为很少读现代诗,自认很难领悟到诗歌文字的美感和韵律。并且,读诗太难了,要有绝对沉寂的心境和安静的外部环境,或许是沐浴更衣内外皆净才能捧起如建筑如玑珠的文字,才能在文字神奇的...
评分1. 把诗人的形象从古老精神话题的纠缠中扯出来。把注意力挪回诗人的教诲而非诗人的遭遇上。 2. 将诗与思、启示分离,将诗学区别于诗化哲学与宗教体验。把诗重新拉回词汇与音韵的层面。马拉美:诗句不是用想法,而是用词语来造就的。现代汉诗的发展中,对世界诗歌的翻译往往采用...
之所以买这本来看,是因为他末篇写的马雁,但事实是这篇不如马雁的散文写得好,这本书里还是林徽因那篇最好。张定浩的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是非常平静深婉的,但总体风格很难说是敦厚,反而有种很明显的示威意味,每篇文章都在回应舆论。然而也许是他太注重舆论了,因而那种把“词语”作为当代诗基石的诗论倾向,总让人感觉并不牢靠。
评分林徽因:诚实、复杂、无苦难的悲哀的诗艺,尊严与健康的诗教与为人生的复杂困境;穆旦:读译创造编织的亚洲海棠,矛盾句法和强调句式的投入使用;顾城:克服;海子:实体的自足与公共言说的打开可能。马雁:永恒的某一天。这本太好看了。读到凌晨四点不舍得睡。张定浩不留情面地点出了当代诗歌写作的许多要命问题,比如诗与思的不分离,比如对诗歌实体的背叛,比如对公共言说的逃避,比如抢班夺权的诗歌势力,比如音顿义顿分离后乐感的崩塌(也就说,诗歌语言本身的全面崩塌),比如口语化、散文化的分行带来的轻重音与和声的失调(张真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诗歌本体论者),比如古老诗歌精神对诗人生平与个人生活的绑架等。细读也一字一句都在点子上,不耍任何花招,没有话术的花拳绣腿,内功深厚。佩服,能看这样的诗论使人幸福。
评分强烈推荐高中生阅读《既见君子》和《取瑟而歌》,多好的拓展对古诗和新诗的兴趣和鉴赏力的材料。
评分理解和写作的驱动力同是爱欲,“用创造印证创造,在爱中印证爱”。
评分定浩看诗看得极准,漫不经心中道出了许多不为外人道的秘密和症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