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诗人的信》辑录里尔克1903-1908年给诗人卡卜斯的十封信,增补里尔克《论“山水”》《马尔特 ·劳利兹·布里格随笔》,里尔克的诗以及冯至论里尔克的文章。全面地展现了这位大诗人对诗的理解、对生命、爱情、信仰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和态度,行文深沉流畅优美,冯至这位抒情诗人的译文更与原作完美契合。
作者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
德语诗人,出生于布拉格
代表作有《给青年诗人的信》《杜伊诺哀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等
译者
冯至(1905-1993)
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县人
毕业于北京大学,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曾任同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及北京大学教授,被聘为瑞典、奥地利等国科学院院士,并曾获得歌德奖章
著有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等
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作为一个诗人,里尔克并不相信语言有何种魔力,因为一切事物都不是像人们要我们相信的那样可理解而又说得出的。大多数的事件是不可言传的,它们完全在一个语言从未到达的空间。“那些问题与情感在它们的深处自有它们本来的生命,没有人能够给你解答;因为就是最好的字句也要失...
评分工作需要跟文字打交道的朋友,估计都经历过这样一种状态:面对电脑大半天,写写删删,只剩下寥寥几行。遇到这样的创作瓶颈自然让人很沮丧,跟朋友聊起来,便有人推荐了这本书,让我有空时一读。 《给青年诗人的信》收录了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给一位青年诗人的10封信。不知道那位幸...
评分1931年的冯至在读了里尔克给一个青年的十封信后,写下了这样的感悟: “人们爱把青年比作春,这比喻是正确的。可是彼此的相似点与其说是青年人的晴朗有如春阳的明丽,倒不如从另出方面看,青年人的愁苦、青年人的生长,更像那在阴云暗淡的风里、雨里、寒里演变着的春。因为后...
评分1 这是一本很小的书,拿在手里一点也不沉,重量几乎感觉不到,这本书的主体由十封信组成,每一封信如果用现在的通用信纸来写,也就是一页两页的篇幅,因而读起来一点也不累,非常轻松非常舒适。 这些信是很特殊的,之所以说它们特殊是说这些信虽然是私人信件,但是由于通信者...
不记得看过几遍了,常读常新。
评分在十封信里,里尔克谈论艺术、爱、职业、生活、诗歌…夜深人静的时候,读这些诗一般的语言真是享受。“不能计算时间,年月都无效,就是十年有时也等于虚无。艺术家是:不算,不数;像树木似地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满怀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也不担心后边没有夏天到来。夏天终归是会来的。但它只向着忍耐的人们走来;他们在这里,好像永恒总在他们面前,无忧无虑地寂静而广大。”“艰难的生活永无止境,但因此生长也永无止境。”
评分不记得看过几遍了,常读常新。
评分工作而忍耐,生活而等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翻译依然保留着“几十年前的文体”的关系,难以流进心里去。
评分不记得看过几遍了,常读常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