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哲学 艺术 思辨 梁超 文论 中国 沉迷書海 文化
发表于2024-11-17
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梁超的《哀歌——论文明的悲剧观念特质》从文化人类学的意义上探讨了文明发展的特质,这种特质因为人类心理和社会的诸方面成因,乃是一种符合悲剧观念的悲剧特质。
本书分为“本源”、“死床”和“物哀”三大部分。对传说、神话、史书记载进行意向解读,剖析了其中的悲剧观念、悲剧思维;从心理、政治、伦理、性别等方面展现了超越选择的四种冲突;同时也从悲剧观念的消极美学角度诠释了悲剧观念的形而上的形态。
书的内容富有哲学内涵和思辨,从人类心理、人类文化和世界观的层面展现了文明的悲剧特质。
梁超,浙江杭州人,艺术史与美学博士。学者,作家,策展人。从事美学研究、当代艺术批评、展览策划。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人类死亡意识的深度剖析、诗性升华
评分还不错,喜欢最后一节。但是对这种阐释为主的,尤其是用别人(弗洛伊德)理论阐释的,真的不太感冒
评分论文写得像散文,举重若轻。很多地方心有戚戚焉。 “死亡是悲哀之母,而悲哀则是诗性文明之母。”
评分优雅而无后顾之忧的生活是一个人面对自己灵性生命最友好的方式 推荐《哀歌》
评分显然哀歌的美学境界是高高高于我的认知的 好在早就信奉死亡是唯一必然可靠的存在 对柏拉图的哲思也一直有草根的理解。 比如理念是可以完美且不灭的 如木心说的 我爱你 与你何关 这就是纯粹的存在。整篇文章的逻辑非我辈能明晓 但死亡确是人类的终极悲哀 而这种悲哀乃是文明之母 这让我想起野外合作社的那句歌词 “如果一年都是闲暇的假期 那么努力也就没有了意义” 所以如果有永生 那么一切都将是无意义的 要坚信只有死神才可以重生 如果没有死亡 地球上很难出现诗作。有死 有文明。意犹未尽 大多数意象于我而言像高等数学一样 但还是很多审视自己的地方 比如释放悲哀的极端行为 比如不惧死亡的痛苦 却有些死亡的遗憾 比如某种死亡的五个阶段 比如尼采的愤怒去思考该本我些不
死亡的恐惧于我,是与至亲之人的分离。在分离面前,死亡的痛苦、死亡的未知都显得不足为道。宗教的出现对恐惧的人类社会是一个comfort。它们让我深信,死亡是到达另一个彼岸,我们终将在彼岸再次相会,从此不再分别;又或者说,我们终将回到人世,继续被中断的情感。 死亡之美...
评分作者深入浅出的将死亡这出悲剧用冷静克制、偶尔还有些幽默诙谐的文字写出来。文中所讲述的故事古今中外,可见作者的实力深厚。在第三章中,主要讲述的是“物哀”,这让我想起曾经很流行的“断舍离”,一种是心中空无一物的平静,另一种是靠抛弃外物所累给人带来的一种视觉上的...
评分也许对于任何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来说,外观也总会构成喜欢一本书的重要理由。《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这本书,对它的良好印象正是从其外观开始的。它的封面让我感到干净,翻开书后就发现这种干净其实和书的内容是不违和的。这就是一本学者踏踏实实做学术的书籍,不花哨...
评分死亡的恐惧于我,是与至亲之人的分离。在分离面前,死亡的痛苦、死亡的未知都显得不足为道。宗教的出现对恐惧的人类社会是一个comfort。它们让我深信,死亡是到达另一个彼岸,我们终将在彼岸再次相会,从此不再分别;又或者说,我们终将回到人世,继续被中断的情感。 死亡之美...
评分时间原本与河流不同,它始终在流动,厌倦了的话可以迂回或超越,甚至可以停止或者抹杀。悲剧诞生于时间不可逆转的洪流中,唯一残存的只可能是精神或者某种道德意味,而对于生者而言,大部分都只是一声叹息。这也是书中第一部分所讲述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带给我的感受,死亡于...
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