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中古诗歌,大概写成于1202~1204年,使用的语言是中古高地德语。整部诗歌共39歌,2379诗节,每诗节4行,总共9516诗行。
这部诗歌的特征是用宫廷骑士史诗风格书写的英雄史诗,内容是日耳曼民族大迁徙时期(4~6世纪)的历史故事,用的形式却是中世纪鼎盛时期(12~13世纪)的宫廷文学式样。也就是说,《尼伯龙人之歌》是古代日耳曼文化与中世纪基督教文明的结合。史诗展现了日耳曼民族独特的性格,凸显了与命运悲壮抗争中的尼伯龙人的顽强精神,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为由北京大学德文老教授安书祉高品质译介,屡次精心修订。
看过电影,作为神话故事,真的是非常让人神往的。后来渐渐地了解了这个德国传统民间诗歌在文化史中的地位,一直有兴趣读一下书。昨天在书店看到这个译本,起初很高兴,但是看到糟糕的翻译,一点也感觉不出史诗的气势,于是决定不读了。或许英译本要好很多……
评分去年寒假写的东西。在安书祉译本的页面发过一遍。欢迎拍。 现在来看有些想法又有点不太一样了,不过还没想好写。 另外看完原著之后我就被许多人眼中的“反派”HvT吸引了,那时是欣赏他的坚毅铁血和近乎残酷的清醒决绝……后来又看了Wolfgang Hohlbein写的以其为...
评分串起全书的灵魂人物是克琳希德,第一部西格弗里之死是因为克琳希德侮辱了恭太的王后布伦希德(起因是布伦希德因克琳希德的夫君西格弗里英勇而对克琳希德产生嫉妒,这使她对克琳希德冷嘲热讽,克琳希德出于虚荣心又侮辱了布伦希德),而臣子哈根借着为王后复仇的名义而杀死了西...
评分串起全书的灵魂人物是克琳希德,第一部西格弗里之死是因为克琳希德侮辱了恭太的王后布伦希德(起因是布伦希德因克琳希德的夫君西格弗里英勇而对克琳希德产生嫉妒,这使她对克琳希德冷嘲热讽,克琳希德出于虚荣心又侮辱了布伦希德),而臣子哈根借着为王后复仇的名义而杀死了西...
注定的悲剧性命运与顽强的反抗意志。
评分“世界上的欢乐,到头来总是变成悲伤”。既为名,也为利,又为不可逃避的命运。只可惜伯艮第的勇士已经不再敢自称德意志
评分很朴素,人物为情节服务,悲剧的根源在于用欺骗的方法占据不该拥有的东西
评分仿佛和古人一起坐在街边,听着絮絮叨叨,仰望着高贵骑士精神的恢宏和悲剧色彩。挺有意思的,但不能理解前言要全部剧透…吓得我全部跳过。
评分“世界上的欢乐,到头来总是变成悲伤”。既为名,也为利,又为不可逃避的命运。只可惜伯艮第的勇士已经不再敢自称德意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