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沃尔夫(Francis Wolff),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哲学教授,音乐是他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著有 《苏格拉底》《我们的人性》《蓝色音符》《说人、说物、说事、说世界》等作品。
从用勺子敲打饭盆的婴儿,到石器时代吹骨笛的早期人类,从街头的流浪歌手,到肖斯塔科维奇,所有的这些音乐人,都在代表着一个由互为因果有序发生的事件群构成的理想世界;而他们用来构建这个世界的手段就是事件可感的特征,它们的声音、时长、音高、音色、强度等等。音乐将哲学家们连想都想象不出的意象世界搬到了现实中,通过这个世界,我们所有的“为什么”都能得到满意的解答。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很感动。解答了我的一些疑惑。除了有些乐理部分读不懂以外,其他论述几乎都解释了一些哲学上某些不太明晰的观点。
评分艺术修养底的能提升修养。休养高的能实现自我。翻译好样的
评分按需。
评分可能因为阅读难度大吧,这本书分数明显偏低了。作者是巴黎高师的哲学教授,不放弃本质主义追问的同时保持着极度严谨的逻辑推演,逐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声音世界。音乐是人类征服和理解世界的手段之一,将它们从事物的客观存在中抽象出来,将声音事件与我们的需求融合在一起,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不存在事物也不需要存在事物的音乐世界。
评分啰嗦,不明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