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颐,1956年出生,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当农民数年。然后当兵,后又复员当工人。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历史系,198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1985年毕业,获硕士学位。1985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近代史研究》副主编,现为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著有《取静集》、《经典与人文》、《雷颐自选集》、《时空游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被延误的现代化》、《萨特》、《图中日月》、《历史的裂缝》,译有《中国现代思潮中的唯科学主义》、《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等。
官场“李鸿章模式”:当官既要做事,又要自保。敢于做事而疏于自保,下场往往很惨;精于自保而不做事,只是滑头和饭桶。而李鸿章则是既敢于任事、开创新事业、又精于自保,善于经营自己的势力、维护自己的利益。
奏折里的历史世界:奏折是最危险也最神奇的应用文,可以因之高官厚禄,也可以人头落地。奏折是台面上的东西,本书透过“台面”看“台下”,透过奏折的“说什么”,看其真正目的“要什么”。方寸之间,有被忽略了的历史。
一个人和一个帝国:李鸿章的历史,就是大清国四十年的历史。李氏一生,虽力所能及地推进改革,但终究“不敢破格”;周旋于列强之间,功不可没,最终却“国人皆欲杀”。读李鸿章,其实也是在读者清朝这个老大帝国的衰落与悲凉晚景。
看过一些名人的传记,对一些把名人从小写到大的传记写法已经烂熟,但是这本书的写法却是从侧面来写,通过晚清的奏折里发现这位在历史上承担了很多骂名的政治人物的一生。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评分这是自己看的第一本关于李鸿章的专著,自己对李鸿章的第一印象形成于小学时代,那时看一本词典后的关于历史人物的介绍,提到李鸿章,第一句话就是中国清朝末年最大的卖国贼,从此印象深刻,就认定了李鸿章是个大坏蛋。对李的印象的改观应该是中学时看的电视剧《北洋水师》,第...
评分李鸿章的努力 在清朝末年,面对着西方文化资本的各方面的侵入,大多数中国人还抱着“夷夏之防”的观念。有些东西,外国人可以用,但是中国人却一定不能用。所以李鸿章兴办洋务遇到了很多的反对。比如李鸿章想要架电报,架电报需要动土,反对的人认为这会使得祖宗在地下不安。要...
评分第一次看李鸿章的书,原以为是本晦涩的书,真正读起来却很轻松,兴趣盎然,一个晚上就看了大半本。书分很多章节,每章截取一个事件,用一篇奏折来做引,并由此延伸,对当时的错综复杂的晚清政局方方面面都涉及,而又点到即止。 感受最深的就是古与今的对比,而今的一些习惯性...
评分整体来说吧,史料不错,特别是奏折,看得出李督抚有相当的文字功底,所选奏折完全可以作为在公务员或国企系统工作的诸位的公文写作学习教材,只是分析稍显单薄,且比较拘泥于旧见,特别是对洋务运功以及相关人员的评价,仿佛在读中学历史课本,这点相当无趣。
多读书 读好书 看之前得先重温晚晴那段龌龊的历史
评分除了李鸿章的折子和片子可圈可点,其他都很差劲
评分有意思的是李鸿章的折子,不是这本书
评分果然大家都因为《走向共和》读的此书么……本来以为会有更多关于李鸿章本人的八卦,结果章章开篇都是他的八股奏章,囧。如果能结合时人的记录予以旁证,补充更多李为官为政的细节大概会更好看……反正我就是历史八卦爱好者就对了,爆
评分果然大家都因为《走向共和》读的此书么……本来以为会有更多关于李鸿章本人的八卦,结果章章开篇都是他的八股奏章,囧。如果能结合时人的记录予以旁证,补充更多李为官为政的细节大概会更好看……反正我就是历史八卦爱好者就对了,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