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牙齿的故事

我牙齿的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瓦莱里娅•路易塞利(ValeriaLuiselli,1983- )

1983年出生于墨西哥的一个外交官家庭。2010年她的首部作品《假证件》出版。2011年小说《人群中的面孔》出版,并为她赢得了2014年由《洛杉矶时报》评选的“阿特•赛登鲍姆新人首作奖”。同年入选了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评选的5名35岁以下年轻作家之一。2015年《我牙齿的故事》出版,被列为《纽约时报》《卫报》年度选书,并入选2017年IMPAC都柏林国际文学奖短名单。同年入选“波哥大39”青年作家名单。

路易塞利于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博⼠课程毕业,现任教于纽约州霍夫斯特拉大学。

出版者: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墨西哥] 瓦莱里娅·路易塞利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210
译者:郑楠
出版时间:2018-1
价格:36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46068
丛书系列:瓦莱里娅·路易塞利作品
图书标签:
  • 拉美文学 
  • 墨西哥 
  • 小说 
  • 瓦莱里娅·路易塞利 
  • 外国文学 
  • 文学 
  • 拉美 
  • 想读,一定很精彩!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当代拉美文学最具潜力的新星,博尔赫斯、科塔萨尔的文学继承人,入选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评选的5名35岁以下年轻作家之一,入选“波哥大39”青年作家名单。《纽约时报》《卫报》年度选书。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2017都柏林国际文学奖决选作品。

◆一个回归故事本质的炫目实验。《我牙齿的故事》中拍卖师古斯塔沃•高速路用一个个精巧的虚构故事解说那些拍品牙齿背后的“身世”。巧舌如簧、口若悬河的表层下直指故事的本质乃至写作的本质。

◆一场直抵艺术内核的盛大冒险。路易塞利受艺术机构的委托,期望拉近艺术和普罗大众的距离。她借鉴了19世纪古巴的一种奇特职业“雪茄厂朗读者”的历史与同时期出现一种文体“连载小说”,为与艺术机构一墙之隔的果汁厂工人写一部每周连载,适合高声朗读的小说。同时,古斯塔沃•高速路也用拍卖前说故事的形式为读者讲解了艺术品获得价值的过程。

这本书讲述了世上最好的拍卖师古斯塔沃•高速路和他牙齿的故事。一部关于“我”的收藏品、它们独有的名字和它们经回收后焕然重生的作品。我口吐珠玑,用一个个亦真亦假的故事赋予我的收藏品新的价值,直到有一天,我的儿子夺走了我最珍爱的梦露牙齿并把我囚禁在一个艺术馆的展厅中。随后有一天我遇到了佛拉金,请他为我立传。而我们便干起了从艺术馆偷窃小件物品的勾当,我现学现卖,用那些物件背后的故事给他传授起了艺术收藏的课程……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阅读墨西哥80后女作家瓦莱里娅·路易塞利的实验小说《我牙齿的故事》时,读者会真切感到自己是一个“听故事的人”。叙述者“我”——“世界上最好的拍卖师”、人称“高速路”的古斯塔沃·桑切斯——讲述自己与牙齿分不开关系的怪诞生平时,絮絮叨叨,东拉西扯,常常“关于某事...  

评分

by 谷立立 印象中,普鲁斯特不是美食家,后世津津乐道的从来不是他刁钻的舌头,而是一部由舌头引出的皇皇巨著《追忆似水年华》。不错,就是小玛德莱娜蛋糕。尽管留给它的空间并不算多,却字字精辟,惹人联想。想象普鲁斯特拿起蛋糕,掰下一块浸入茶水,送到嘴边,顿时心生快感...  

评分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099.html] 梦露的牙齿, 我给你留在这里了, 可不管怎样, 它们都是赝品。 ——《书[六 省略故事》] 第181页开始的图,是实景拍摄的照片,是作为工具的地图:它们是果汁厂工人停车棚里倒挂着的自行车,是迪士尼乐园街的场景,是“...  

评分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099.html] 梦露的牙齿, 我给你留在这里了, 可不管怎样, 它们都是赝品。 ——《书[六 省略故事》] 第181页开始的图,是实景拍摄的照片,是作为工具的地图:它们是果汁厂工人停车棚里倒挂着的自行车,是迪士尼乐园街的场景,是“...  

评分

4.5星。 作为一名新晋的青年作家,用一个非常有趣的形式和内容写了一部“类实验”小说。 主人翁高速路,桑切斯·桑切斯马上让我联想到了《洛丽塔》的亨伯特·亨伯特,这种同义反复的押韵味道,也让我联想到美国短篇小说大师乔治·桑德斯…… 拍卖啦,梦露的牙齿啦,双曲线啦,...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得超爽!去掉那些搞事儿的中间名(麻烦是我的中间名),一大圈的文史哲影视歌名流轮番上场,莫名喜感。结构闪瞎我的狗眼,五种技法简直教科书。

评分

并不好玩。

评分

最近读到的最让我兴奋的书 看故事主体觉得是那种很知识分子的 学院式的小说 像在研究生院上课时候会细读会分析的小说 也是以符号学理论为根基的小说 但看后记才知道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试图联结象牙塔知识分子和工人的写作实验 其实也在探讨何为艺术 何为价值

评分

因为要写一篇牙齿的短篇小说而无意中遇到这本小说。实验性很强,语言跳脱,甚至整个篇章都是跳动的。重点在于引经据典,改头换面的把作家故事变成寓言(拍卖)。人物本身不重要。奇怪的是作者最后把自己的灵感都兜售了,更像一场行为艺术。

评分

完全没想到是这样一个故事。第一次读这个作者的书,手法大胆新奇,叙事天马行空,如果找到一点科塔萨尔或博尔赫斯的影子也不奇怪,拉美作家们似乎总有一种共同的魔力。书中遇见了太多“熟人”,富恩特斯成了售货员,鲁文·达里奥经营一个报亭,乌纳穆诺这位颇让我尊敬的文哲家成了一个...老色鬼。后来陆续出现了伍尔夫,萨特,卡夫卡等。这些名字褪下了光环,安在一个个普通角色身上,与故事产生碰撞,各放异彩。书中的寓言故事太精妙魔幻了,粗读只觉得荒诞,但笔者真正想表达什么就很值得咂摸了。这样的拼贴式小说我虽第一次接触,但不讨厌,非常新鲜、另类的一次阅读体验。(这本书也是因为范老师买的,我真是太喜欢他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