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浪潮

第三次浪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阿尔文•托夫勒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社会思想家,被誉为“后工业化时代大师”。他曾任罗素•赛奇基金会特约研究员、康奈尔大学特聘教授、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研究员、IBM等跨国企业顾问,从事未来价值体系及社会走向的研究。

1970—1990年,托夫勒分别出版《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权力的转移》,成为未来学巨擘,对当时及后来的社会思潮有广泛且深远的影响。托夫勒是洞察到现代科技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结构及生活方式的先驱。他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解读现在,用蕴含着未来玄机的现象寻求对未来的理解,为读者描绘一幅新的现实世界的示意图。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美]阿尔文·托夫勒
出品人:
页数:462
译者:黄明坚
出版时间:2018-7
价格:7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8685069
丛书系列:未来三部曲
图书标签:
  • 未来 
  • 趋势 
  • 未来学 
  • 社会学 
  • 科普 
  • 社会科学 
  • 阿尔夫.托夫勒 
  • 社科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第三次浪潮》是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的代表作之一。1980年出版之际,随即引起全球热评,堪称中国改革开放的指南。本书阐述了由科学技术发展引起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与趋势。托夫勒认为,人类迄今为止已经经历了两次浪潮文明的洗礼:第一次是农业革命,人类就此从原始渔猎时代进入以农业为基础的文明社会,并历经千年,直到工业革命的到来。随后,人类社会历时300年摧毁了落后的第一次浪潮文明,并在“二战”后10年迎来了第二次浪潮的顶峰。

第二次浪潮文明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使用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为能源基础;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大规模的销售系统应运而生;家庭不再是共同劳动的经济单位,小家庭、工厂式学校及大公司三者形成了第二次浪潮文明的核心社会结构。然而,一股崭新的文明浪潮正冲击着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电子工业、宇航工业、海洋工业、遗传工程组成了工业群;社会进步不再仅以技术和物质生活水准来衡量,精神文化的富足也成为重要指标。这就是第三次浪潮。它鼓励个性,培养人类崭新的社会性格;它提倡发展全新的民主,摈弃谬误和偏执的观念。

“第三次浪潮文明”是设计未来社会的一张蓝图,其立足点是现代科技的发展,所阐述的内容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核心观点。本书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读者呈现了一幅精彩纷呈的社会变革画卷,对中国人的思维冲击可谓影响至今。如今,托夫勒笔下的信息革命早已席卷全球,“第三次浪潮”也演化为一种思维框架,帮我们站在未来先驱的肩膀上,理智、宏观地看待这个变化的世界。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为什么把这两个拉扯到一块了。原因很简单,从上世纪80年代中到2010, 这么些年过去了,给我留下很深刻印象的记录片就3部: 《第3次浪潮》《河殇》《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是06年10月看的,当时觉得很不错。之后中国股市迎来如火如荼的2007.《大国崛起》可以说也隐...  

评分

2002年,我还在读大三,大概是那一年,电子商务课上的老吕用短短几节课的时间向我们展现了已经实现的、尚未实现的种种信息时代将带给人们的奇妙幻景,并用“啤酒+泡沫”的比喻来论证这种幻境的真实性。其中最真实的疯狂莫过于他描述与《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的一面之缘,...  

评分

暑假老师要求看阿尔文·托夫勒的两部关于未来学的作品《第三次浪潮》与《未来的冲击》。哎,实在是太枯燥辣,咬着牙看完《第三次浪潮》就不想再看另一本了。 但《第三次浪潮》这本书还是挺有意思的。虽然晦涩乏味,作者托夫勒在70年代对二十一世纪的某些预测...  

评分

评分

没细读,大致翻了一下。 这本书是20年前写的。但里面的内容用现在的眼光看也很难找到落伍之处。 如果要看未来,不仅仅要考虑科技,还要考虑文化,科技发展之后的人的变化,再考虑这变化给文化,科技,社会反过来的作用。 真复杂,这事还是教给这书去解释吧。 不错,我们正...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的毛病就是他只提供抽象的愿景,不谈论具体方法。他不会花功夫去详细论述什么,只会快速从一个点跳到另一个点,从经验和知识出发止于想象,也满足于想象。虽然很多东西已经应验,另一些却让人感觉浅薄和幼稚,更像是无菌室里的推演。对政治的推论现阶段看几乎完全走向了反面,为“解决问题”而设计的半直接民主的部分已经变得几乎不可能,现实世界已经走向另一个极端,受控于大数据操控的新时代民主已经充斥着尽心设计的欺骗和诱导。即使是独裁,也利用科技优化着自己的统治工具,让独裁进一步固若金汤。

评分

我总觉得 对于所做决策影响力产值在10亿美元以下的人 看这样的书还太早了 = =

评分

按需。

评分

本书原版出版于1980年.....

评分

快四十年了,这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书还是显得好“新”,提到的问题和展望仍可以作为当下的问题和展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