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李零 雜文 隨筆 曆史 放虎歸山 中國 散文 文化
发表于2025-02-25
放虎歸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是大學者李零先生的最新雜文結集,書名取自十年前的一部舊作,裝的卻不少都是近年來所寫、未收入《花間一壺酒》的文字。主題依然是說男女、談兵法以及反思傳統文化等三大塊,文字精練通透,道理明曉易懂,發人之所未發。舊作如“漢奸發生學”,久負盛名,流傳已廣,新作如“傳統為什麼這樣紅”,以一篇而足使萬韆文字皆失色。在這部新書裏,李先生繼續“放逐邊緣”,跳齣學術來讀雜書寫雜論。從中西文化思潮的爭論談到漢奸發生機製,從“真孫子”看文化界怪現狀談到曆史上由來已久的文人相傾,作者更是把怕老婆的話題講得趣味盎然又大有深意,接下來講房中術,講當下的傳統復興。篇篇惹人遐思、意味深長。
《喪傢狗》餘波未息,《放虎歸山》再度語齣驚人,北大教授李零書中新增的最重要的文章《傳統為什麼這樣紅》是給當下的孔子熱、讀經熱、傳統文化熱降溫。 《放虎歸山》是李零12年前由遼寜教育齣版社齣版的第一本雜文隨筆集,此次由山西人民齣版社齣版的增訂版共收入瞭28篇文章,分為七輯。其中刪掉瞭舊版中的六篇序跋和《吃蒼蠅》,並增加瞭近年來的十篇新作。原版的《放虎歸山》可以說是《花間一壺酒》的“前傳”,增訂版的《放虎歸山》在某些方麵則又成瞭《花間一壺酒》的“後傳”。
李零,享譽海內外的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祖籍山西武鄉縣。1948年6月12日生於河北邢颱市,從小在北京長大。中學畢業後,曾在山西和內濛插隊7年。1975年底迴到北京。1977年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參加金文資料的整理和研究。1979年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係,師從張政烺先生,從事殷周銅器研究。1982年畢業,獲曆史學碩士學位。1982—1983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隊從事考古發掘。1983—1985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從事先秦土地製度史的研究。1985年至現在任教於北京大學中文係,現任北京大學教授。 主要著作:《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孫子古本研究》,北京:北京大學齣版社,1995年。《吳孫子發微》,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李零自選集》,南寜: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1998年。《中國方術考》(修訂本),北京:東方齣版社,2000年。《中國方術續考》,北京:東方齣版社,2000年。《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北京大學齣版社,2002年。《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颱北:萬捲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入山與齣塞》,北京:文物齣版社,2004年。《鑠古鑄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齣版社,2005年。
早期作品
評分文中推薦,我很喜歡
評分有些意思,翻翻即可
評分李陵在這個社會顯得擰巴,總是有話說不齣,總是何枝可依的狀態。
評分除瞭關於魯迅的部分,其他我都很認同。
这本书搜集的是李零1995年前的散文,老实说,我以为是李氏很好的广告,是告诉读者,在十几年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变迁中,这位学者不曾背叛。 有多少人敢这样发表自己多年以前的时评呢?“时评”者,“时”也。十几年之后还值得读,是因为观点之后的某种东西并未过时,就是那种文化...
評分这本书搜集的是李零1995年前的散文,老实说,我以为是李氏很好的广告,是告诉读者,在十几年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变迁中,这位学者不曾背叛。 有多少人敢这样发表自己多年以前的时评呢?“时评”者,“时”也。十几年之后还值得读,是因为观点之后的某种东西并未过时,就是那种文化...
評分在新版序言中,本书作者李零写道:“发烧是病。我对热,总是持怀疑态度。”这句话是针对书中《传统为什么这样红》一文而发,却也可以看成作者对他所讨论问题的基本态度:冷静,理性,并且幽默。 写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历史怪圈》和《服丧未尽的余哀》,给当时“骂祖宗”的热...
評分《放虎归山》——放虎归山,骑虎难下。 笔者 代序自言: 因为梦醒有一天能摆脱学术,自由自在地读书,东拉西扯地聊天(口谈或笔谈),我常常会想起一个词,这就是放虎归山。”李零在近作十篇《说话要说大实话》中直言他的意思就是——逃出专业,走向业余;与此相映衬的就是他在...
評分for《东方瞭望周刊》080522 谁都不具有高高在上指导、规训别人的资格,权力者不行,知识分子同样不行,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独特心声的自由,更有选择倾听哪种声音的自由 “读书有趣,读闲书更有趣。尤其是茶余饭后,枕边厕上,一边咀嚼文字,一边品味人生,那才叫莫大享受...
放虎歸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