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文学博士。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史、区域社会史、历史人类学。先后出版《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1918—1937)》《吏与中国传统社会》等著作,《欧洲史学新方向》等译著及论文百余篇。
《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系《狂欢与日常》的续集,通过学术史梳理、区域历史个案研究,以及辨析小历史与大历史的关系,集中反映了作者在区域社会史研究领域的理念、方法和实践上的成果,是作者在进入21世纪后最初几年的新思考。本书的所谓“小历史”,就是那些“局部的”历史,比如个人的、地方性的历史,也是那些“常态的”历史,日常的、生活经历的历史,喜怒哀乐的历史、社会惯制的历史。这里的所谓“大历史”,就是那些全局性的历史,比如改朝换代的历史、治乱兴衰的历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典章制度的历史。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以往研究抽去了的“大历史”之生活基础还回来。
昨天读了这么三篇论文 一、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以明清以来的浙江湖州双林镇为例 二、社会动荡与地方土绅——以明末清初的山西阳城陈氏为例 三、试论陈确的忠节观 总体感觉: 行文流畅,阅读起来非常愉快; 小中见大,真正的是小历史中反映大历史; 资料详实...
评分昨天读了这么三篇论文 一、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以明清以来的浙江湖州双林镇为例 二、社会动荡与地方土绅——以明末清初的山西阳城陈氏为例 三、试论陈确的忠节观 总体感觉: 行文流畅,阅读起来非常愉快; 小中见大,真正的是小历史中反映大历史; 资料详实...
评分这本书是老师上课要求的必读书目,也是一本论文集。打开此书看到很多关于北方,尤其是山西的研究特别亲切,因为本人就是山西人,书中提及的很多地方都去过,然而对于当地的历史文化却了解甚少,在读罢此书很是惭愧。自己只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个个体,除了空间的存在以及个人的...
评分为了让自己自己觉得生活于幸福当中,我们往往去寻求大家共同觉得值得骄傲的事物来充当自己的广告牌,就是在一个大的族群当中寻求共性,而且是光辉的、荣耀的共性。实际上,我们在足够虚荣的时候,是否也逐渐遗失了很多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呢?一个小的群体成长的经历,不见得比...
评分为了让自己自己觉得生活于幸福当中,我们往往去寻求大家共同觉得值得骄傲的事物来充当自己的广告牌,就是在一个大的族群当中寻求共性,而且是光辉的、荣耀的共性。实际上,我们在足够虚荣的时候,是否也逐渐遗失了很多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呢?一个小的群体成长的经历,不见得比...
作为方法的区域。理论部分价值高。
评分赵老师的这本书读来感觉很不错,我想也读读另外新出版的两本还是那本眼光向下的革命,只是一来书价太高,这本书已花去五十多RMB,实在无太多零钱,二来这一年学业将会更加繁重,所以我打算读几篇赵老师的论文,以作为弥补和学习,赵老师的这几本书好像大多是论文集合而成,虽然无法完整读其书,但是作为补充的几篇论文,想来必定助益良多,将就将就,未必将就
评分赵老师的这本书读来感觉很不错,我想也读读另外新出版的两本还是那本眼光向下的革命,只是一来书价太高,这本书已花去五十多RMB,实在无太多零钱,二来这一年学业将会更加繁重,所以我打算读几篇赵老师的论文,以作为弥补和学习,赵老师的这几本书好像大多是论文集合而成,虽然无法完整读其书,但是作为补充的几篇论文,想来必定助益良多,将就将就,未必将就
评分写的还可以啊,刚读了《社会动荡与地方士绅》,启发蛮大的,大概这种地方上的“小共同体”才是经世致用的思想来源吧。
评分启发很大的一本书,自下而上的看历史。史料与理论两者不可偏废。PS:看完老师的《社会史研究导论》补的书,对之前自己理解的社会史感到惭愧,方法论意义上的社会史研究,很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