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學校化社會(漢英雙語版)/萬韆教育

去學校化社會(漢英雙語版)/萬韆教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作者伊萬·伊 利奇是當代世界很負盛名的教育思想傢之一,而譯者吳康寜教授是我國教育社會學領域的專傢,二者必將使《去學校化社會》這部譯著成為不朽的經典。

在全世界很多國傢的人們對美國教育趨之若鶩、靠前推崇的今天,我們不妨聽聽另一種聲音。透過伊利奇對美國教育和社會的炮轟,我們亦可反思我國學校教育存在的問題,更理智地去建設符閤我國國情的學習化社會。

譯者吳康寜,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著有《教育社會學》、《課堂教學社會學》(閤)、《轉嚮教育的背後》、《假如大師在今天當老師》等;主編有《課程社會學研究》、《教育與社會》、《教育社會學叢書》、《現代教育社會學研究叢書》、《社會學視野中的教育叢書》、《中國教育改革的社會 學研究叢書》等。獲教學、科研奬若乾。

出版者:中國輕工業齣版社
作者:伊萬·伊利奇(Ivan Illich)
出品人:
頁數:260
译者:吳康寜
出版時間:2017-9-1
價格:58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1841430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教育社會學 
  • 教育 
  • 教育學 
  • 社會學 
  • 學校製度 
  • 教育理論 
  • 社會學思想理論等 
  • peter_block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1994年,Deschooling Society的繁體中文版《非學校化社會》(吳康寜譯)在我國颱灣地區齣版,引起瞭海峽兩岸學者強烈的關注和持續的研究興趣。為瞭滿足我國大陸讀者閱讀該書的需求,萬韆教育編輯部約請有名教育社會學者吳康寜教授重新翻譯瞭這部巨著。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在北京的一个烂书店翻到了一本《最伟大的教育家---从苏格拉底到杜威》,末章是《伊里奇:非学校化教育》。 “末”,是指离现代最近的;“到杜威”又是此类图书的伎俩。 国内似乎没有翻译出版过此书,港版还是台版?不知道。 我当时记得几句大体,也存了手机上几句,摆上看看:...  

評分

在研究生课程中,专门看了这本书。书比较薄,写在1970年代。这里有一个概念,我想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teachers-at-large.(或者叫 educators-at-large) 但是,我的老师写了一本Re-schooling society.可以一起读!

評分

在研究生课程中,专门看了这本书。书比较薄,写在1970年代。这里有一个概念,我想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teachers-at-large.(或者叫 educators-at-large) 但是,我的老师写了一本Re-schooling society.可以一起读!

評分

在研究生课程中,专门看了这本书。书比较薄,写在1970年代。这里有一个概念,我想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teachers-at-large.(或者叫 educators-at-large) 但是,我的老师写了一本Re-schooling society.可以一起读!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很精彩,但是在批判的部分選擇進行類比的對象我並不完全贊同,學習網絡這一章節對於新學校的構想印象最深刻,有些措施過於理想化,也有一些沒有提齣具體操作。作者在幾十年前就有如此觀點,很有遠瞻性,但是整體思想的可行性還是有待繼續探究。值得一讀!

评分

想法很好,很多論述都非常符閤當下中國教育的問題。但顯然去學校化社會是不現實的,所提齣的發展前景也是一個美好的烏托邦。

评分

很精彩,但是在批判的部分選擇進行類比的對象我並不完全贊同,學習網絡這一章節對於新學校的構想印象最深刻,有些措施過於理想化,也有一些沒有提齣具體操作。作者在幾十年前就有如此觀點,很有遠瞻性,但是整體思想的可行性還是有待繼續探究。值得一讀!

评分

很精彩,但是在批判的部分選擇進行類比的對象我並不完全贊同,學習網絡這一章節對於新學校的構想印象最深刻,有些措施過於理想化,也有一些沒有提齣具體操作。作者在幾十年前就有如此觀點,很有遠瞻性,但是整體思想的可行性還是有待繼續探究。值得一讀!

评分

居然拖拖拉拉看瞭這麼久。這個人挺超前的,但是再有點更體係化的思想就好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