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的地方政府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黎安,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经济学、产业组织、经济转型与发展等。

出版者:格致出版社
作者:周黎安
出品人:
页数:442
译者:
出版时间:2017-8
价格:7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3227651
丛书系列: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图书标签:
  • 中国政治 
  • 政治学 
  • 地方治理 
  • 政治经济学 
  • 社会学 
  • 政治 
  • 周黎安 
  • 经济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国在过去30年取得了经济增长的奇迹,其中,有些学者从政府的角度来解析经济发展之谜,尤其是关注于地方政府在发展中充当的角色以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过程。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时,不难发现许多国家的政府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为什么中国的地方政府有这么高的激励去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国是如何解决地方官员激励与政府作为问题的?但是,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也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粗放型增长、收入分配不公、地区差异、环境污染、官员腐败、地方保护主义等等,这些问题如何与官员激励和政府治理模式联系在一起呢?本书从地方官员激励与政府治理视角出发,揭示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依赖的政经条件和制度基础,提供了一种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中国地方政府在转型之中,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扮演着关键的执行决策。属地化管理以及行政发包制都指出,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等任务具体需要地方政府来执行,中央政府扮演着监管、分配、指导的作用。第二,地方官员面临上级的考核,政治晋升依赖上级评价。  

评分

行政分包制,在组织内部的权威下,发包方对承包方有正式权力,承包方享有剩余控制权,并不是像其他国家一样,发包方与承包方平等。以属地管理为特征的行政发包制又赋予了地方政府自由裁量权和实际控制权。 通过层层发包代替专业化分工和一体化协调,最小化总部协调功能,以承包...  

评分

评分

四个要素:属地原则,财政包干,行政发包,晋升竞争 中国政治应该是三层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民众而不是当下流行的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二分 激励问题:委托方与代理方。产生问题的原因:双方目标不同;信息不对称 激励理论: 契约激励(基本工资+计件):参与约束+激励兼容约束(代...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非科班生看看目录也是好的。

评分

1.作者以“行政发包+财政”“属地管理+政治锦标赛”分别阐释了央地博弈、地地竞争关系,创新之处在于聚焦官员个体激励,以职业前景串联政治过程。2.优点:大量历史文献与政策,受益匪浅。3.质疑:第一对于地方政府概念界定不明。第二未区分政治家与官僚的关系及职业通道,个体动机一概而论。第三作者认识到官员权力大的问题但仍坚持此前提,我认为与其加入人民满意度等难以衡量的绩效标准,不如先借助行政问责建立全国统一规则市场和司法体系,后期需减少官员作用。第四作者抛出“双头垄断”“官僚制”等大问题却缺乏论述,后期也逐渐偏离“官员激励”的主题。第五在对策上缺乏清晰思路,尤乡镇问题被遗忘

评分

1.作者以“行政发包+财政”“属地管理+政治锦标赛”分别阐释了央地博弈、地地竞争关系,创新之处在于聚焦官员个体激励,以职业前景串联政治过程。2.优点:大量历史文献与政策,受益匪浅。3.质疑:第一对于地方政府概念界定不明。第二未区分政治家与官僚的关系及职业通道,个体动机一概而论。第三作者认识到官员权力大的问题但仍坚持此前提,我认为与其加入人民满意度等难以衡量的绩效标准,不如先借助行政问责建立全国统一规则市场和司法体系,后期需减少官员作用。第四作者抛出“双头垄断”“官僚制”等大问题却缺乏论述,后期也逐渐偏离“官员激励”的主题。第五在对策上缺乏清晰思路,尤乡镇问题被遗忘

评分

行文有点拖沓,但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分析还是能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和另两位周师傅的书互为佐证,让人心里凉飕飕的。

评分

最核心的部分其实是在第七章“行政发包与晋升竞争:理解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不是第四章“政治锦标赛模式”。尽管这本书最引人注目的理论创新是政治锦标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