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传记 吴清源 围棋 回忆录 日本 文化 2017 后浪
发表于2025-02-03
吴清源回忆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写于吴清源先生七十岁引退之际。在本书中,吴清源回忆了从出生、丧父、东渡日本,到扬名日本棋界、开创“新布局”、在十五年间将日本超一流棋士悉数降级的动荡而充实的一生,语言平实,境界高迈。吴清源在回顾自己生平往事的同时,追忆了同时代伟大棋士的风采,并就围棋发展提出了独到而富远见的观点。
吴清源,本名吴泉,字清源。1914年出生于福建省,同年移居北京。七岁时由父亲进行围棋启蒙。十一岁父亲辞世,同年,以少年棋手身份出入段祺瑞府邸,被誉为“围棋天才少年”而扬名北京。十四岁与母亲、长兄一同赴日,继续学弈。十九岁时运用打破传统的“新布局”对阵本因坊秀哉名人,引起 棋界轰动。1939年由“镰仓十番棋”开始,在长达十五年有余的接连不断的擂争十番棋中,战胜了当时所有日本超一流棋士,被民间誉为“昭和棋圣”。1961年遭遇车祸,棋力受到影响。七十岁引退,在日本出版《吴清源回忆录:以文会友》。而后为世界围棋发展、中日两国友好不懈奔走。2014年去世,享年一百岁。
是人精彩,文字部分白描了点,流水账一般。照片部分好,大量清晰照片加分。可以看吴清源的电影,那个更有质感。
评分有些照片是之前没看过的。不管是内容,还是语气,都给我一种感觉,吴清源是个聪明又老实、深刻又天真的人,很奇异的组合。除了有年老之后的平静,还有年轻时的孤独、倔强、骄傲、迷茫,以及艰辛与温情。作为一个传奇,他并不是生而如此,而是努力着,挣扎着,思考着,一天又一天,如此度过一百年。
评分意外的是信仰那一段 读上去怎么都有点跳大神的意味 却在年老回望之时写道 “甚至觉得这是难得的体验” “更多地反省自己的骄傲自满” 可是这温厚的文风啊 明明在多次十番赛中击败强劲对手 继而成为当代第一人十五年有余 也只是淡淡的一句“一贯全力以赴地下棋 问心无愧”
评分读的过程中有时很感动,有时很震惊,总之非常好看。
评分一口气读完,引人入胜。在每次新闻都是石佛获胜的战报时,我记得的是另一个名字,世无吴清源,遂使竖子成名。棋分九品,李昌镐的棋是守拙,而吴清源,则是入神。莫说区区李昌镐,怕是道策秀策,都未必可以与之比肩。一直简单地以为他便是所有棋手的苍天在上,和一个身体力行着中的精神的棋道的老人。
读《吴清源回忆录》时,纷乱的往事在脑海中翻腾不已。尽管我几度打算中断这种白日梦式的阅读,回归正常的阅读步调,却难以办到。童年时,我曾有志于当个职业棋手,并为此终日训练。对我这样的棋童而言,吴清源是一道巨大的阴影。我从没有读过吴清源任何一本传记,但很早就熟知...
评分我从小是酷爱看漫画的,所以和很多动漫迷一样,第一次对围棋产生兴趣,是因为一度大热的《棋魂》。 《棋魂》大热时,我刚好初三,面对升学的压力,这本书的热血和激情带给我很大的力量。所以每到觉得自己需要充电的时候,都会翻出来重新看一遍。 因为对《棋魂》太过喜爱,于...
评分清源之风 金庸说:古今中外,我最佩服的人,古为范蠡,今为吴清源。 前段时间读了吴清源的《天外有天》,很受启发,感性上像是被一种大师气场所包围了,理性上开始理解胜负为何物。 吴桑十四岁(1928年)东渡日本,三十年间横扫日本棋坛,近百局“十番棋”将...
评分几乎一口气在火车上读完的。翻译得好,文字朴素清朗。吴清源之于我,就是一个符号。原来以为他是棋神,读了这书才知道,除了迷围棋,他还“迷信”——对宗教信仰极虔诚。转念一想,也不奇怪,甚至就应该这样,如果没有这种沉潜和专注,吴清源怎么会是吴清源呢。 好多年前,放...
评分一、雪后 感恩节过后的周六,路上已看不见大雪痕迹,细小碎石不少。车胎无声无息瘪了,开小伙伴车,载一米八印度壮汉,后排挤上三个叽叽喳喳女孩,一路向北,去湖边老爷爷家中混吃混喝看电影。 老爷爷七十多岁,有上海前妻,痴迷中国文化,业余研究中国电影。爱和年轻人打成...
吴清源回忆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