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源,姓吴名泉字清源,1914年生于福建,同年移居北京。7岁那年,吴清源从留日的父亲那里学会了围棋,年仅13岁之时,已隐然有中国顶尖高手之势,1928年,14岁东渡日本学弈。1939年到1956年,被称为“吴清源时代”。吴清源在日本孤军奋战,仅凭个人之力,在空前绝后的十次十番棋中,战胜了全日本最顶尖的超级棋士。从此,吴清源成为当之无愧的棋坛第一人,被誉为“昭和棋圣”。 1939年到1956年,被称为“吴清源时代”。1986年,由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积极推荐,香港中文大学决定授予吴清源“荣誉文学博士”称号。
我的理想是“中和“。 所谓“中“, 在阴阳思想中,既不是阴也不是阳,应该是无形的东西。 无形的“中”。 成形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和”。 围棋的目标也应该是中和。 只有发挥出棋盘上所有棋子的效率那一手才是最佳的一手。 每一手必须是考虑全盘整体的平衡去下 ――这就是“六合之棋”。
可能有些人看过田壮壮的,就是这部书的作者吴清源的同名传记电影。我也是从那部电影中知道吴清源这个人。我不会下围棋,所以也从来不知道这个人。 那电影是有点闷的文艺片,有点日本风物片的感觉。我以前好像也在豆瓣写过这个电影。其实也是部值得一看的片子。 吴清源...
评分“中国抗战战胜日本,是因为得到了美国的帮助。战胜日本的只有吴清源。只有在围棋上,他真正战胜了日本。” “我的理想是‘中和’。在古代的中国,中和也是最得到提倡的一个理念。所谓‘中’,在阴阳思想中,既不是阴也不是阳,应该是无形的东西。无形的‘中’,成形的时候表...
评分这本书可能是我看得最快的一本书,下午拿到(JOYO订购)晚上在艺术概论的课堂上就看完了。书不厚是一原因,内容确也颇吸引人。买此书的目的是出于田壮壮正在拍摄的传记电影《吴清源》,想要了解这个人物,所以买书来看。这个老人一生坎坷,两度申请日本国籍均时势所迫或为儿女...
评分唐代诗人白乐天有云: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贫随富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作为围棋名宿,吴清源经历了“升降十番棋”的生死搏杀,几乎将所有日本一流棋士打降格。 在20世纪中日交戈的年代,中国领土不断沦丧,披覆着民族耻辱的吴清源,在日本以一己之力捍卫...
评分“中国抗战战胜日本,是因为得到了美国的帮助。战胜日本的只有吴清源。只有在围棋上,他真正战胜了日本。” “我的理想是‘中和’。在古代的中国,中和也是最得到提倡的一个理念。所谓‘中’,在阴阳思想中,既不是阴也不是阳,应该是无形的东西。无形的‘中’,成形的时候表...
这书,用他自己的话讲,是更“中和”了。
评分没另一本天外有天好看
评分休憩120th,如果你对一个人足够了解,如果这个人光辉璀璨到不可直视,那么即使他的文章是小学生水准你也可以获得极为美妙的阅读体验,因为他的文章就像长相粗劣的提纲,让你不自主的回顾他人生的波澜壮阔,成就的璀璨夺目,如同急速追溯时空,以致汗流遍体。吴清源写作此书时早已老耄,本人读书不多,又是个什么也不懂的棋呆子,此书干巴巴的不好看,而且更像尸存余气早无情感波澜的老人无味的话语,但是,但是,读的好爽...这样的例子绝对不多,吴清源这种巍巍如高山深沉如渊海,让天下一先的绝世人物怎么会多呢?这本书拢起来都没有《勇气与真意》的一个自然段好看,但是阅读体验,真的很好
评分没有想象中的强悍,吴清源是棋圣,但不是文学家或思想家。
评分牛人(尤其是不狂的牛人)的自述一般没什么意思,他们一般比较有涵养,就是大胜也只会说承让,哪里会渲染自己有多牛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