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玛丽安·库茨,艺术家,作家。她的作品在英国及世界各地均有展出,包括华沙佛科赛尔画廊、伦敦约克郡雕塑公园以及威尔克姆收藏中心,曾获得剑桥泰特利物浦艺术馆奖学金。库茨是拉伯克诗选集《英文图形》的编辑,同时也是格尔德史密斯学院的艺术讲师。
本书是玛丽安出版的第一本书,她用女性细腻的文笔记述了丈夫从患病到过世两年多时间里的经历和思想变化,极具情感共鸣,其间不乏对生命与死亡的叩问,让人落泪的同时更启发读者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方式,在英国一经推出即名列各大图书畅销榜,并荣获多项大奖,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一致赞誉。
每一个被怀念的生命,都从未离开过。
这是一本从妻子的角度记述绝症病人最后时光的情感类佳作。2008年,《独立报》首席艺术评论员汤姆·卢布兰其被诊断为脑肿瘤,他的妻子玛丽安·库茨记录了他从确诊到病逝的两年时光。
玛丽安以动人心弦的文字记述了这段令她倍感煎熬的经历。其间,他们的儿子艾弗正在学习说话,而汤姆的语言能力却在逐渐丧失。面对生死别离,玛丽恩和汤姆选择用爱共渡难关,用勇气和坚强面对人生中一个个不得不面对的困境……
读此书时我正在医院输液室打点滴。 我因发烧38度,不得不停下工作请假赶往医院。面对医生的一系列问题,我有些害怕。虽然我知道自己的病因是上火引起的,但是对于一个经历过03年非典的人来说,医生的“最近有没有出京?”“最近有没有接触过活禽?”“周围最近有没有发烧的人?...
评分最近看了几本书,都触及了生死问题,这中国人较为禁忌的话题被一次次摊开揉碎,我的心情跟着越来越沉重。这本《练习告别》更是直接写出了一个生命死去的全部过程。作者玛丽安用并不冷静克制的文字,巨细无遗地描述了她的丈夫如何死去,过程像是经历了漫长的刑罚,可在一片残酷...
评分 评分“练习”和“告别”似乎是两个背道而驰的词语, 因为告别总是来得猝不及防,我们不知道哪一次的挥手再见就成了再也不见,哪一天的谈笑风生后来竟成了生离死别。 最近看到《练习告别》,就被此书书名吸引,如果早知不久后亲人就要与我们永别,相伴的最后时光对我们来说到...
评分悲莫悲兮生别离,难以告别 读[英]玛丽安·库茨《练习告别》 屈原在《少司命》中写到“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就是说:世界上最伤心的事啊,莫过于活着的时候分离,最开心的事啊,莫过于结交新的知己。 玛丽安、汤姆、艾弗,本应是生活幸福、其乐融融的三口之家,...
去年看过阿图·葛文德 《最好的告别》,思考着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从自身的视角来看,告别意味着告别这个世界告别亲近自己的他人,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好好地死去,而是好好地活到终了。《练习告别》则从亲人的视角看待这种告别,如何告别即将远去的TA,相信这两本书能更让我们了解生死告别这个话题。
评分这书蛮好看的 尤其是我看第二遍的时候 真情实意 选择了比较理性的方式 不渲染悲伤 这样才让人真正的感动啊
评分这书蛮好看的 尤其是我看第二遍的时候 真情实意 选择了比较理性的方式 不渲染悲伤 这样才让人真正的感动啊
评分这本书断断续续的看了三个多月才看完,翻译得非常不好,很多的内容表达不通畅,原文或许是流水帐般的活动和心理记录,但不代表语句是别扭的。内容和情感有吸引力,因为结果是已定的,但过程却异常艰辛煎熬,要靠多么浓郁的感情才能支撑下去。这种煎熬感以致于我看到后面时期待下一篇或许汤姆就走了,大家都解脱了。
评分发现一直没标记…病魔无情,生命有限,但爱永不凋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