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宗达(1905-1988) 训诂学家,浙江慈溪人。青年时师从黄侃,1928年北大毕业后受黄侃推荐,任上海暨南大学教师。后在北京大学、东北大学、民国大学、辅仁大学、中国大学等各校任教。1949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中国训诂学会首任会长、名誉会长。 陆宗达先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音韵学、训诂学、《说文解字》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等方面。其中尤以训诂学和《说文解字》研究最为突出。
“章黄学派”中继往开来的大家陆宗达先生的经典国学普及读物。
编辑推荐
《训诂简论》以它通俗的语言、准确的阐释,认真严肃又轻松地,把没有接触过训诂的青年一代,带入这门古老而有用学科的殿堂。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经典入门读物。书中以详实的例证介绍了训诂专书和经典注释书中的训诂内容:一、解释词义,二、分析句读,三、阐述语法,四、说明修辞手段,五、阐明表达方法,六、串讲大意,七、分析篇章结构。除此之外还讲解了容易被人忽视的保存在文献正文中的训诂内容。在训诂的方法上介绍了以形说义、因声求义、核证文献语言和考察古代社会这四种重要的方法。最后在训诂的运用方面除介绍了运用于古代文献的注释工作等传统功能外,还将训诂学与现代语言学的结合作了极具启发意义的论述。
训诂学是一门多数人很陌生、听起来很高深莫测的学科,可实际上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唐代训诂学家孔颖达说,“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诂”是解释“异言”,也就是解释那些因为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等原因,同一个事物的称呼发生变化的情况。“...
评分很多人不知道“训诂”是什么?而一知半解的人则又常常报以轻视之心,认为训诂学不过是微末之学,不足挂齿。对其持有兴致的读者则又是另一种心态,因其登堂入室所需具备深厚的音韵学知识,而产生畏难心理,不得其门而入。 训诂学在常人眼里的尴尬境地,原因无他,归根结底是因了...
评分很多人不知道“训诂”是什么?而一知半解的人则又常常报以轻视之心,认为训诂学不过是微末之学,不足挂齿。对其持有兴致的读者则又是另一种心态,因其登堂入室所需具备深厚的音韵学知识,而产生畏难心理,不得其门而入。 训诂学在常人眼里的尴尬境地,原因无他,归根结底是因了...
评分训诂学是一门多数人很陌生、听起来很高深莫测的学科,可实际上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唐代训诂学家孔颖达说,“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诂”是解释“异言”,也就是解释那些因为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等原因,同一个事物的称呼发生变化的情况。“...
评分上大学的时候学校旁边有一家小书店,门脸很小。每到周末我就会去逛一圈,买几本书回去。有一次买了老师推荐的《说文解字》,付钱的时候老板问:“你是学中文的吗?”我摇摇头说不是。买了这本书之后就没看过,后来老师推荐买《说文解字段注》,又去书店转了一圈,看了看价格还...
书里举了大量的事例讲解训诂的内容和方法,像讲解《论语》前三句那样的例子,都让人很长见识。 陆老博学
评分买的打折书。各方面都很好。顺便推荐何仲英的<<训诂学引论>>,网上应该有电子版(豆瓣无此书)
评分训诂学的作用在一般读者是被低估了。这门学问看似与我们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不通训诂,以致解释”不毛之地“为”不长草的荒地”,此种情形并不鲜见。细读此书,会让你茅塞顿开,如有所悟。但其实,离真正入门尚有一段艰苦的距离可言。但我又想,只要平时多积累,积少成多,假以时日必有可观。
评分专业书籍
评分材料丰富,信手拈来,举例恰当,可以说是解决了很多问题。缺点在于目录编排的太过简单,不便查找,此外部分内容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