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1902-1985),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著名的史学家。代表作品为《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920年入巴黎大学文学院攻读历史,1923年毕业,经过一段在海外中学教书的经历之后,1937年回国时遇上年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的费弗尔,开始受其影响。1946年,他加入《年鉴》学报的编辑部,其后与费弗尔创立高等实验研究院第六部(社会科学高等学院前身)。1956年至1972年间,担任该部主任。1984年他当选为法兰西学院的院士,翌年逝世。
本书是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集大成之作,作者经二十余年才完成该作品。除了展现出作者的丰富学识、广阔的视野以及运用了令人惊叹的各种丰富资料之外,其基本结构是年鉴学派所重视的长时段发展,以及重视经济社会结构的看法。作者选择了长达400年之久的时段作为研究对象,融多种学科于一炉,从特定角度描述了全世界四个世纪的历史。在20世纪写作资本主义史的历史学者当中,布罗代尔是很具代表性的一位,也提出了他独特的资本主义发展史观。本书引用的历史素材远远超过了一般历史著作的范围,日后的研究者必然能从书后附注的书目里得到相当的启发。书内所附的诸多地图、图表、统计数字、相片、图画等等,也都是很有用的视觉辅助,有时甚至比正文还更具吸引力。资本主义史必然会一而再地被改写,布罗代尔的这三卷本巨著也必然会一而再地被引述。
(一)限制与可能 想象几个世纪之前的日常生活场景某种程度上比了解当时的观念想法更难。人们的饮食、建筑、交通、能源无一不受自然和地理的极大限制,这种长期的结构性支配是形形色色历史大事件身后沉默的背景,它不够精彩生动,却持续而有力,不可能轻易被改变。布劳...
评分“今日世界的百分之九十是由过去造成的,人们只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摆动,还自以为是自由的,负责的。”(18页) 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 1902—1985),享誉世界的年鉴史学家,以上一段他的话体现了布罗代尔最重要的历史观点——“全面的历史”或“长时段”:...
评分在旧书店里见到了第二卷,o(∩_∩)o...,花了6块买的,老板还送我一本2004年的读者。 第一章 交换的工具 第二章 市场与经济 第三章 生产部门或资本主义在别人家里 第四章 资本主义在自己的家里 第五章 社会或集合的集合 第二卷的。
评分如何用“概念”而达至“掌握”是一个长久且富争议的问题。概念相对于精神活动或者经验事实,比较能够产生对彰(对扬)关系的,就是一个好的把握。相反的,概念失于浮泛、语焉未详,就是比较差的把握。首先要指出,Braudel使用概念的方式令人印象极为深刻。我们都知道Braudel对...
评分曾经被多次推荐过所谓年鉴派扛鼎之作的《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但更想全面了解欧洲历史从经济角度的发展,因此一狠心就在618的时候入了三大卷实体书。前前后后啃了3个月,总算是粗略地读完了。 第一册构建了经济世界的背景,所能够交换的商品和生产力水平。第二册构建...
给世界过一次磅
评分创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结构,带来新的自由。
评分1、布罗代尔的巅峰之作。一部世界史背景之下的欧洲经济史。作者冀图对长时段的经济变迁的研究来考察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结构的形成过程,也即经济基础如何塑造上层建筑。2、第一卷讨论的是经济生活最基础的部分:人口、衣食住行、技术、货币和城市生活,都是在短时段的日常经验中变化缓慢,习以为常的内容,却是推动长期内物质生活进步的隐蔽力量。3、多年之前读这本书的时候,喜欢新鲜热闹的年纪对缓慢的物质生活变化完全没理解。多年之后,则在书里发现了很多读过历史书的影子,无数的经济史、物质史和全球史的著作从这里得到了灵感。4、赞誉无需多说。非要说一点批评的话,就是时代局限性,世界史的部分比较薄弱,只是作为欧洲变化的背景板。比如中国的部分,基本上还是魏特夫治水国家的调子。
评分布罗代尔的作品,果然不同凡响。厚厚一大册,看上去却一点都不枯燥,看时直呼过瘾。密集的知识点,让人增长不少见识。布氏的眼光真是独特且深刻,视野极为宏大。看似零碎的数据与事实,在他笔下却逐渐汇聚成逻辑之河。第一卷以城市收尾,颇见匠心,也表露了布氏的史观。世界一切繁荣,皆在西方臻于至美。
评分1、布罗代尔的巅峰之作。一部世界史背景之下的欧洲经济史。作者冀图对长时段的经济变迁的研究来考察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结构的形成过程,也即经济基础如何塑造上层建筑。2、第一卷讨论的是经济生活最基础的部分:人口、衣食住行、技术、货币和城市生活,都是在短时段的日常经验中变化缓慢,习以为常的内容,却是推动长期内物质生活进步的隐蔽力量。3、多年之前读这本书的时候,喜欢新鲜热闹的年纪对缓慢的物质生活变化完全没理解。多年之后,则在书里发现了很多读过历史书的影子,无数的经济史、物质史和全球史的著作从这里得到了灵感。4、赞誉无需多说。非要说一点批评的话,就是时代局限性,世界史的部分比较薄弱,只是作为欧洲变化的背景板。比如中国的部分,基本上还是魏特夫治水国家的调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